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岳阳县长湖乡“垃圾兑换银行”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0-10-16 11:22: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怡 夏亮

“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这种生态文明主张在湖南岳阳县长湖乡蔚然成风,除遍地臭不可闻的垃圾消失外,最让人担心的田间地头废弃秧盘、农药瓶,如今不见踪影。长湖乡紧邻汨罗市,过去村民垃圾不愿丢、随意丢、一股脑丢现象常见,不少地段空气中弥漫出一种腐烂的味道,机耕路上禽、畜粪便粘脚板,垃圾围村与乡村振兴极不协调。

“大家的事情大家来出主意。”该乡党委书记童铮说,乡党委政府牵头硬要把“垃圾围村”这个顽症痼疾解决好。乡村干部夜访农家得到一致声音:赞成。然而执行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荆洲村张玉英老人,虽然住着新房子,但多年的节俭养成了囤货的习惯,破衣烂被每间房间都有。张娭天天搞卫生乐此不疲:上午将这些废品从东边房搬到西边房,下午又从西换到东,哪怕仅存的一只烂鞋也难“断、舍、离”。和张娭一样习惯的人不在少数,希望家庭内外整洁,却又不知如何讲卫生。

移风易俗必须从根子上挖,垃圾分类与乡村导赏联动才能“万人共一呼”。

(岳阳县长湖乡垃圾分类中转站鸟瞰图。图片来源:岳阳县文明办 许伟军)

(垃圾分类中转站前过去垃圾成堆,如今种上稻谷,黄澄澄的等待收割。图片来源:岳阳县文明办 许伟军)

导赏机制:微积分换取大红包

2019年5月,长湖乡尝试创新“六动模式”,即宣传发动,利益驱动;公司带动,服务互动;投入推动,机制促动。确立政府搭台,公司唱戏,群众获利的工作思路,将村民在生活中的‘小真、小善、小美’转化成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激励村民日常行善和扶贫济困行为,让群众精神上有荣誉感,物质上有获得感。

(举手之劳可创造奇迹,垃圾分类让乡村更美丽。图片来源:岳阳县文明办 许伟军)

该乡与湖南新锐环境管理服务公司签约,将村、组居民生活垃圾清运和垃圾分类一揽子业务交由企业管理运营,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实行社会化管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精细打理。

“垃圾换积分,废品兑物品”的消息很快在全乡炸开了锅,各家各户都有“绿色银行”存折,以积分形式入账,村民按分值选择兑换生活用品或变现。

(村民以送交垃圾的积分入帐,按分值选择兑换生活用品或变现。图片来源:岳阳县文明办 许伟军)

垃圾分类实施的第一个月就带来明显变化,垃圾成了抢手货。据统计,第一个月全乡389户共积63050分,大部分村民用积分兑换了油、盐、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乡村中的老年人和小学生群体,成为垃圾分类的主要力量。

该乡垃圾分类减量中心大数据管理系统显示,自垃圾分类实施一年多来,共减量各类垃圾2000余吨,减少垃圾清运费用50万元,群众通过垃圾分类减量增收36万元。

理念推广:微课堂变成大喇叭

“自古到今就是把垃圾往山坡或路边一丢,多了就放火烧。垃圾分类还真是个新鲜事,不知道如何分。”新锐公司负责人张灿来自汨罗,有多年的再生资源处理经验。他说,垃圾分类的理念要深入人心,让村民有思想上的自觉,必须反复宣传。去年5月至今,有3人每天在村里巡回宣传,发放资料照图示范,给农户上小课,哪个值钱、哪个如何放,都手把手的教。

“喂,我这里堆了一房子的垃圾不晓得分类,你们可以过来看看吗?”9月22日,燎原新村的吴新年按宣传资料上号码打电话垃圾分类处理中心。

吴爹爱捡垃圾换零钱,房间的废品堆成了小山。

宣传队员立马上门,把每个格子写好类别、价格的铭牌贴上墙,耐心地告诉吴嗲垃圾分类,半个小时过去,吴爹笑着说:“学会分类,我的小金库很整洁咯。”

就这样,工作人员进屋场、放视频、讲课件、进门示范,群众快速学会了分类操作。

思想上的自觉才会带来行动上的自律。京广村梁爹提着黑塑料袋往后山跑,邻居李娭从后山菜园提篮回家,恰好遇上。“你提的是什么?乡政府在广播里讲要垃圾分类,你好意思丢,我不好意思看。”李娭一顿呵斥,梁爹红了脸,悻悻地把垃圾袋背了回去。

该乡乡长李海鸣告诉笔者,这些动人的故事就是推广“垃圾分类”理念的“活喇叭”。

敦化新风:微收入带来大变样

针对年老、劳动力缺失和剩余未脱贫贫困户家庭,长湖乡提供环卫类公益性岗位68个,全乡贫困户有23人担任卫生保洁员,有45人担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员,由乡垃圾分类减量中心统一培训业务、统一分配位置、统一回收货品。

京广村贫困户梁绪贤今年71岁,是一名保洁员,老伴多病,唯一的儿子精神一级残疾。2014年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当上保洁员后,每年工资10000元。2019年他兼职垃圾分类收集员,每年靠分类垃圾就有4000多元的收入。

“像这些破衣服烂鞋子,原来收破烂的看都不看,我们没地方处理,随手往外一丢。现在垃圾分类,我就把家里不要的衣鞋打包送来。”白羊村村民许三求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40元现金,笑呵呵地走了。

相比普通废品收购站,该乡垃圾分类减量中心回收的垃圾种类更多更精细,基本涵盖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垃圾,每斤均价比市场价高出一毛多。

荆洲村村民梁会远种了50多亩田,每年早稻育秧6亩多。他说出自己的后怕:“过去烂秧盘和农药瓶根本没人要,田边到处都是。”

(工作人员在农忙时上门服务回收旧秧盘和废农药瓶。 夏亮 摄)

新锐公司立即和厂家联系,得到的答复是厂家出运费拖走,回收后清洗消毒回炉再生。据悉,今年长湖乡早稻育秧1200多亩,产生废旧秧盘近10万个,产生近20万个农药瓶。为彻底消除这些污染源,该乡垃圾分类减量中心一方面去存量,下村回收旧秧盘和废农药瓶;另一方面抑增量,在农忙时上门服务回收。可喜的是现在田边地头再也见不到这些“污染大户”。

该乡将垃圾分类与乡村导赏跨村联动,实现了村民增收、乡镇减负、垃圾减量的目标,临近的新开、杨林、公田等5个乡镇复制创新该乡垃圾减量处理模式,并聘请该乡垃圾分类减量中心清运处理垃圾。一股文明新风在巴陵大地激荡开来。(通讯员 黄怡 夏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