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日讯(通讯员 彭展 林湘 李翼骏)12月29日15时5分许,湖南石化(岳阳)城区老装置拆除项目工地,“退役”的煤气化装置东侧框架顺利爆破。此前的11月20日,该装置西侧框架进行定向安全爆破。至此,该煤气化装置10层、97米高的框架完成两次爆破,城区片装置拆除处置工作接近尾声。
今年以来,随着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升级项目顺利投产,该公司城区老装置热电片区、己内酰胺片区、煤化工片区老装置先后于5月28日、6月21日、7月14日进入拆除阶段。
湖南石化与受让方、拆除方共同推进拆除工作,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督促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确保顺利完成拆除工作。截至目前,热电片区已完成拆除工作和土地验收;己内酰胺片区、煤化工片区拆除工作已完成95%,土壤修复同步进行。该项目预计2025年一季度全面完工,进行交付。
【背景介绍】
2003年10月,湖南石化原巴陵石化化肥装置煤气化(“煤代油”)改造项目,在国内率先采用荷兰壳牌粉煤气化技术开工建设煤气化装置,2006年12月底建成投产,将原料煤转换为合成气,为下游炼化装置生产提供原料。
该煤气化装置投运以来,在无备用气化炉的情形下,经持续优化改进,攻克了影响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系列瓶颈问题,先后申请专利10多件,获授权专利5件。2023年11月26日,该装置实现高负荷(93%以上)A级安全连续运行266天,刷新国内同类装置2024年创造的264天长周期纪录。
为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破解“化工围江”“化工围城”难题,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根据该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建设统一部署,2023年11月26日,投用17年的该煤气化装置按计划正式停运,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如今,在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新区,采用国产水煤浆气化技术的新建煤气化装置自2023年11月25日一次开车成功以来,已建成投用一年多。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优化3个系列气化炉运行,通过切换气化炉实现装置整体长周期稳定运行,为下游装置持续供应合成气超过14亿标准立方米。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岳阳,扛牢经济大市责任担当
- 岁末年初再鼓劲!岳阳扎实推进水利、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岳阳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攻坚治理工作推进会
- 岳阳持续巩固平稳有序的禁捕管理秩序
- 岳阳市工商联(总商会)九届四次执委会举行
- 李挚专题研究岳阳市农发集团纾难解困工作
综合新闻
- 网聚正能量!岳阳网络文明建设动力澎湃
- 一头江豚在岳阳获救
- 省人大代表蒋春艳:将岳阳打造为中部地区现代石化科技创新高地丨两会之声
- 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电骆驼”为泰格林纸送上“及时雨”
- 岳阳成功救下一头江豚
文明机关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 岳阳市建囯爱心义工协会召开第二次换届选举大会
- 市民的精神“加油站”——岳阳楼区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涵养时代风尚!岳阳楼区推动“好家风”蔚然成风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