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 成果篇 > 详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岳阳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城市GDP百强榜

发布日期:2019-09-1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资雄峰 姜华

1568893645539794.jpg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岳阳市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华声在线9月19日讯(资雄峰 通讯员 姜华)今天下午,岳阳市委宣传部、岳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岳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市发改委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岳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刘晓英,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光明、夏安民、周文健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岳阳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主任陈徐恩主持新闻发布会。

“70载风雨兼程,岳阳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刘晓英介绍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大力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认真落实“一三五”基本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岳阳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先后被确定为湖南发展新增长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湖南省大城市。

70年来,岳阳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实现跨越发展。1998年,岳阳GDP总量超越常德,位居全省第二,一直持续至今;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岳阳GDP总量先后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到2018年,岳阳GDP总量达到3411亿元,是1983年建市之初的140倍,岳阳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城市GDP百强榜。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最新数据,岳阳GDP总量排全国城市第72位,在中部地区六省82个地级市中排第12位。2018年全市人均GDP约5.9万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产业结构方面,岳阳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航运物流基地、电力能源基地、再生资源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打造了石化、食品两个千亿产业,培育发展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先后引进新金宝喷墨打印机、己内酰胺搬迁扩能等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产业项目,积极重塑岳阳产业结构。

此外,岳阳基础设施体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实现30分钟上高速,高铁直达19个省城和直辖市,特别是2018年底三荷机场正式通航,标志着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湖南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平江抽水蓄能电站今年正式开工建设,加之华电平江电厂、国华华容电厂、天然气储气等重大能源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全市电力装机总量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1983年建市以来,岳阳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步伐,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992年,岳阳被列入国家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对外开放步入快车道。2009年,城陵矶新港一期竣工,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依托城陵矶新港,先后获批设立并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固废进口指定口岸等“一区一港四口岸”,成为全国唯一拥有6个国家级口岸平台的地级市。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1.2亿美元,跃居全省第3位;城陵矶口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6.8万标箱,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第一位,岳阳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70年来,岳阳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8年,岳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25元、15513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722.7亿元,人均存款达到4.7万元,带动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质量型转变。社会保障更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成。脱贫攻坚显成效,近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6.3万人,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9.46%下降到0.91%,319个省级贫困村已全部脱贫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平江县已成功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