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专题推介岳阳高质量发展经验
2023-08-04 15:34:10         

【此文章刊发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3年第7期思想论坛栏目。这是今年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第二次推介岳阳工作经验。】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

在推动岳阳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中共岳阳市委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这一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湖南发展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为湖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岳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岳阳建设提供坚实支撑。2012年以来,岳阳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三个台阶。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10.67亿元,同比增长5.4%,总量和增速均居湖南省第2位,全省第二经济强市地位进一步巩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万美元,较2012年的6380美元翻了一番多。

一、筑牢党的领导“压舱石”,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全面领导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岳阳着力改革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打出一套组合拳。

一是作示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躬身入局,带头联点帮扶、带头坐班接访、带头沉在一线,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行动,紧盯重大项目、重点指标、重要工作,当好“攻坚队长”,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二是立规矩。坚持每季度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每半年召开产业项目流动现场会,实行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两个“月约谈”制度,常态化开展作风顽瘴痼疾、营商环境、生态环保突出问题电视问政,出台“十严禁”“十二不准”等专项禁令,以此倒逼状态提升、工作落实。

三是转作风。牢牢抓住干部作风建设这个根本,系统提出整肃机关作风“十疴”、叩响灵魂“十问”、坚守奋进“十律”,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推动全市上下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岳阳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更加善于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方向不偏、蹄疾步稳。

二、牵住实体经济“牛鼻子”,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强调“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土地、劳动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下降,企业经营遇到一些困难。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防止“脱实向虚”。

岳阳作为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已建成省级以上产业园区10个,规模工业企业总数1974家,是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主力军之一。近年来,针对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不足、民营经济不强等突出短板,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先,坚定不移上高质项目、扩合理投资、兴实体经济。

一是树牢“链”的思维。强力推进九大重点产业链建设,实行“链长制”和领导联点帮扶制度,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市已形成现代石化、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体旅游5条千亿产业链,特别是现代石化产业以炼化一体化和己内酰胺搬迁升级项目为牵引,着力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重要基地。

二是增强“园”的实力。抓实“五好”园区创建,引导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发挥重点园区主引擎作用,2022年,全市园区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217家,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亩均税收达60.86万元,稳居全省园区第一。

三是激发“企”的活力。强化政策赋能、服务加持、梯度培育,持续做实“湘商回归”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全市实有市场主体55.58万户、上市企业10家,2022年,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新增21家和47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岳阳将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数字岳阳,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用好改革开放“关键招”,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才能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岳阳处在长江中游“黄金十字架”上,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湖南唯一通江达海城市,敢为人先、开放包容、求索创新的精神浸透岳阳人的文化基因。近年来,岳阳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解放思想、敢闯敢试,高质量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

一是用开放视野拓展空间。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强对外贸易和枢纽经济,建成“三区一港五口岸”九大国家级开放平台体系,2022年城陵矶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96万标箱,同比增长68.1%,成为继武汉、重庆之后长江中上游第三个百万标箱大港。

二是用改革火炬点燃引擎。坚持发展出题、改革破题,率先在全国推行“三资”运作改革,全市盘活价值总量399亿元,获评“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开展企业家沙龙会、畅聊早餐会、“企业家吐槽会”,2022年首次跻身“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全国百强。

三是用创新因子激发潜能。全力以赴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在全省率先实现湖南省“四大实验室”区域中心落户岳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16.7%提高至2022年的26.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0.73件增加到2022年的4.75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岳阳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当好湖南对外开放桥头堡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先行者。

四、蹚出绿色示范“新路子”,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岳阳地处长江中游,拥有湖南全部163公里长江岸线和50%的洞庭湖水域面积,是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阵地、国家批复的第5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考察,嘱托岳阳“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始终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着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切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绿色发展的底色彰显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本色,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紧抓“减污”出硬招。十年来,岳阳共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发起“史上最严环保攻势”,2200平方公里水域全面禁渔,长江干流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候鸟的欢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成为岳阳崭新名片。

二是紧盯“转型”出实招。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持续深化“化工围江”整治,共退出造纸制浆企业35家,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26家,否决高能耗高污染项目150余个。己内酰胺搬迁成为沿江破解“化工围江”单个投资体量最大的项目,建成后将降低排污量一半以上。

三是紧扣“品牌”出高招。用好大江大湖生态资源,做实文旅融合文章,成功举办洞庭渔火季、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最美长江岸线马拉松赛等节会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五周年为契机,着力打造新时代“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进一步彰显品牌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岳阳将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之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营造和谐江湖生态系统,筑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坚实屏障。

五、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彰显高质量发展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无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最好注解。

岳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的发源地,忧民为民的人文情怀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内在统一性。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近年来,岳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怀揣“先忧后乐”的朴素情怀,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

一是把共富落到群众心愿上。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十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4.94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推广“消薄清零”20条路径,37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

二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既抓好涉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事”,也抓好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等民生“实事”,更抓好井盖、路灯、路网、环境等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市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

三是把治理优到群众心安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近年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违法案件、信访数量持续下降,“群英断是非”工作法被称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岳阳将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以“事不在小、关键在办”的态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