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租倒包”助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乡村振兴
2021-05-19 10:54: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建 任效

华声在线5月19日讯(通讯员 谢建 任效)汨罗市罗江镇石仑山村是汨罗市唯一一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今年耕种季节,石仑山村的生产场景与以往相比大不一样。过去村里的抛荒地随处可见,杂草丛生,而如今连片的农田里,水稻秧苗勃勃生长,紧挨着的莲藕塘和蔬菜基地里,也是一片绿意盎然。

1621392623474875.jpg

▲ 水稻秧苗勃勃生长。

石合山村位于罗江镇东南方,汨湄两水交汇处西边,全村共有5480余人,其中青壮年几乎常年外出务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孩予。村里大片农田无人耕种,高峰时期农田抛荒达数百亩,同时村集体却又因为没有资源,集体经济一直薄弱。

今年年初,石合山村村支两委换届以后,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和土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村干部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两个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汨罗镇暸家山社区探索总结出的‘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典型做法行之有效,值得借鉴学习。”今年3月,市委组织部先试先行,指导暸家山社区与石合山村等3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形成结对,实行“导师帮带制”,“发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让石合山村党总支书记孙阳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621392652245156.jpg

▲ 建设中的蔬菜基地。

通过线上沟通交流、现场观摩学习和定期座谈讨论,孙阳辉结合石合山村实际,提出了一条以整村农田集中流转为主导的“党建+产业振兴”发展道路。

具体是怎么个做法?就是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罗江镇供销惠农服务中心)将农民承包到户的土地反租回来,集中到集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再将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种养能人或经济实体经营,由承包人向村集体缴纳承包费,村集体再给予有承包权的农户经济补偿。

尽管抛荒田平日里都闲置着,但真要流转出来,一些村民还是不能理解。整村农田集中流转的概念提出之初,遭遇了不小的阻碍。散户不支持,大户认为利润不够高,反对声此起彼伏。

1621392673315314.jpg

▲ 石仑山村土地流转分布图。

对此,孙阳辉带领村支两委班子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全村各类土地分布、利用和农户的流转意愿等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土地流转“三二一”的三步走策略:创制调查摸底(开好三个会)--建立土地流转数据库--规划布局--与村民小组达成土地流转意向(签好两个字)--发布土地流转信息(量好--丘田)--引进产业大户--土地集中流转合同---跟踪服务共8个步骤的工作流程。

“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全村土地流转情况,我们在村部悬挂了高清村域地图,在地图上对各地块农田进行标注,哪些土地已经流转,哪些土地正在通洽谈或正在办理流转手续,哪些土地还没有流转,全都在地图上体现出来,一目了然。”孙阳辉介绍,经过石山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在全村现有的6000余亩农田中,已流转近4800亩,分别承包给15户种养大户用于种植优质稻、莲藕、旒菜,养殖鱼虾等,村上198亩的连片抛荒农田也正在进行改造,将纳入整体流转范围。后续,还将积极引进工程项,对低产田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

1621392682481660.jpg

▲ 土地平整。

“东边菜园,西边果园,中间是稻田。这是我们积极打造‘一村一品'格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孙阳辉笑着说,预计整村土地流转后,村集体年收入可增加30余万元,每年可节约农业水利投入8万余元,基本消除农田成片抛荒的现象,为村民就近创造就业岗位百余个,经济红利惠及全村。

(本文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