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瑜
“连出八秀才,系马桩犹在”。这是老屋黎家人至今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话题。临湘市白羊田镇双泉村老屋黎家位于气势雄壮、风景秀丽的大云山山脉绵延的方山脚下。黎氏京兆堂第十世祖茂闻公在明朝嘉靖二年(1522年)自湖北通城石楠迁居临湘白羊田方山,就是现在的老屋黎家,这里成为黎氏家族聚居之地。树大分叉,人多分家,黎家后人陆续从老屋黎家分散居住到了附近的新屋黎家、泉井黎家、宋洞黎家等地,世代以耕读为本,种养为业。600多年来,这一方山水地灵人杰,历经繁衍生息,族众声名远播。
说到黎家,还得从其迁荆湘始祖黎福一说起。福一公读书出身,文武双全。公元1320年,元仁宗开科取士,福一公高中皇榜,后任荆州指挥使,统帅湖南湖北一带。他有五个儿子,大儿子黎再一子承父业,投身军营,骁勇善战,被封为参军;二儿子黎再二随长兄谋得公差,这兄弟二人就定居在荆州的监利。福一公还有三个儿子黎再三、黎再四、黎再五就都到湖南临湘居家落业。
其中老屋黎家再三公黎际可一房文脉兴旺,才俊辈出,文武兼备。这里历来读书出身者众多,或从政位居高官勤政有为,或投身科研硕果累累,或教书育人桃李天下,或经商创业富甲一方,尤其是血性男儿在国难当头之际血洒疆场,壮怀激烈、彪炳青史,更是激励后人砥砺前行,奋勇争先。
前面说到八秀才,是当地老百姓对清朝时期八个通过读书取得功名之黎家名人的雅称,其实是两个进士、四个贡生,两个秀才。两个进士分别是:黎兴缙(1738-1805),康熙三十一年进士、黎景柄(1838-1909),明经进士。四个贡生分别是:黎景琪(1848-1918)、黎道桂(1855-1901)、黎喜升(1869=1920)、黎景闰(1870-1908)。两个秀才分别是:黎道功(1818-1861)、黎运瀚(1873年出生)。
这八个黎家的文化人,除黎兴缙较早一点,其余都是生活在晚清时期,年代相距不远。他们在外为官从教,都是骑马回府,所以每家门口都有大型石柱系马桩,这系马桩取材于附近方山下的麻石条,每家都刻字在上,显示家庭的富贵。遗憾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搞农田水利建设,有三根系马桩被抬去作基建材料,不知所终,如今只剩下五根,屹立在黎家老屋的大路旁,上面文字还清晰可辨,似乎向世人述说着其主人家昔日的繁华荣光。
八秀才只是黎家历史上的文才兴旺的代表,其实还走出过更多的文武人才。黎景柄的父亲黎道庸虽然没有位列八秀才,但他更牛,是太学生,名儒硕学,任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提督湖南全省学政。他不仅为官公正廉明,而且家教森严,作育多才,他的儿子能够成为进士就是实证。
从民国初期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黎家子弟投笔从戎,救国救民,抵御外敌,舍身成仁,忠勇可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黎锦辉(1908-1935)和黎君植(1899-1929)就是早期的佼佼者。
黎锦辉,1926年8月考入岳郡联合中学,秘密加入学校地下共青团组织。1927年5月,和同乡同学邓学尧一道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政治军事学校(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兵连学习军事。毕业后,他主动报名,选择了同1000多名师生转移到了叶挺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黎锦辉响应组织号召,回到家乡秘密发展地方武装。1928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湘鄂赣边区,在战斗中逐步成长。1931年秋,红16军军部任命他担任了红军湘北独立团团长,奉命率部开赴江西铜鼓、万载、修水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1935年8月,在江西修水白沙岭指挥部队一次反“围剿”战役中,他身先士卒,英勇作战,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黎君植,自幼聪颖,长通经史,黄埔军校毕业,任陆军步兵少校,后来担任湖北石首县警察局局长,于1929年9月18日为国捐躯。
在抗日战争时期,黎自格一家更是血染疆场,堪称满门忠烈。他们有兄弟三人分别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血战台儿庄等著名战役。
黎自格(1896-1945),毕业于湖南建筑学院,早年参加讨袁护法和北伐战争。1938年任湖南省第一行政警察区保安司令部上校主任参谋,后出任岳阳县县长兼第九战区挺进军第七纵队副司令。他积极投身抗战,与临湘县长王翦波分别组织游击队四处与日寇周旋神出鬼没,破坏日寇军事设施和铁路交通设施,袭击和暗杀鬼子,令日军侵华首领冈村宁次和阿南维几等头痛不已,为策应三次长沙会战国军坚守大云山,浴血新墙河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与王震将军的南下支队精诚合作、团结抗日受到了好评。1969年王震将军到临湘,向时任临湘县贺畈乡党委书记夏烈夫(与黎自格同村)打听黎自格。当王震将军听说他早在1945年刚被任命为常德专员的时候,却因曾经遭日寇枪击旧伤复发英年早逝时,伤感之余十分惋惜地说:“黎自格是个好人,可惜了。”
黎自格不仅抗日有功,而且主政岳阳县7年勤勉清廉,政绩显著。湖南省政府授予他清廉奖章,记功三次;国民政府颁发二等国华光华奖章,职升一级。黎自格去世后,第九战区总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亲自撰写挽联:
七载镇湘边,助我频窥倭寇阵;
一官寄袍系,留芳长在岳阳城。
这副挽联刻石于黎家老家其墓碑之上,至今保存完好。
黎自格富有民族大义,动员全家投身抗日。黎自格三弟黎养廉,在血战台儿庄时担任炮兵营长,同全营将士阵亡,国家追认他为烈士。四弟黎炳焱,在衡阳会战时任排长,战死后尸体都未找到,也荣膺烈士。五弟黎柏森,黄埔军校毕业,他本想在黎自格的县政府谋职,黎自格严肃地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上战场报效国家。”黎柏森后来成为王耀武的部下,亲赴济南抗日前线,担任整编第74师少将师长。解放前夕,黎柏森去了台湾,但他一直牵挂祖国两岸的和平统一。
黎自格的妻子李招娣,也曾是中共地下党员,1927年任临湘第一任妇女联合会主任。
黎自格子女和侄辈,有3个上了延安抗大,都是黎自格送去的。黎自格的子侄孙辈们后来都成为党政军和教育科技界的有用人才。
黎逢禹(1921-2009),黎自格三子,延安抗大毕业,担任过120师参谋长,武汉航空学校校长,正师级干部离休。 黎逢舜(1919-1999),抗战时期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导营营长,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后落实政策出任岳阳市政协委员。黎逢春(1936-),黎养廉烈士之子,清华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航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其长女黎娜,北京大学生物系博士;次女黎明,北京电子工程学院硕士。黎逢南(1953-),台湾国立海洋大学毕业,美国阿色肯州立大学工程硕士。黎逢新(1964-),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美国模拟器件公司工作,妻子赵国萍博士,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
黎家读书人,从教者多,出了不少大学教授,有的还担任了校领导。黎喜彬,1917年出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黎时斌,1958年出生,曾任湘潭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黎时运,1938年出生,曾任湘潭工学院院长,教授,妻子张玉花也是副教授,女儿黎昆岚,大学文化,律师从事军工法务,女婿刘祖建也是博士。黎时俊,1946年出生,曾经担任岳阳市八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获得过湖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黎家人读书出身从政者,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做到领导岗位的也不少,现在省直和岳阳在职的厅级干部就有三个,在长沙、岳阳、临湘和外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任处级、科级干部更多。
黎家后人中的不少女儿外嫁后,生儿育女也多有成才。老屋黎家黎欢喜,嫁到湘潭,在陕西工作,她将儿子陈湘生送临湘老家妹妹黎再喜带养,在这里读书到初中毕业才去西安父母家,后来考取大学,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曾经留学柏林工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成为隧道与地下工程、特殊岩土工程、建井工程权威专家,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深圳地铁集团总工程师、深圳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双聘院士。黎作华的两个女儿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长女黎育颖的丈夫马先成是湖南林科大教授,次女黎亮丽的丈夫是中国科学院博士。
近年来,黎家考取大学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出国留学者更是层出不穷。黎泉(1993-),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黎作文(1989-),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双硕士。黎作武(1989-),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博士后,在北京海军研究所工作。黎娜娜(199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任职于广州美院,其妹黎曼曼,(1997-),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黎继华,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儿子黎子罕2024年考取重庆大学。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据《黎氏族谱》等资料记载和当地人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老屋黎家这一支分散出去的黎家子弟考取大学达160人之多,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有20多人。特别2024年高考,双泉村黎姓子弟考取大学15人,其中老屋黎家组考取8个大学生,还有录取985、211大学的,组里按传统给8个学子每人奖励1000元。敬仰先贤,崇尚书香,赓续传承,发扬光大,这就是黎家文脉兴旺,才俊辈出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