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虽说近期天气可能降温,但旱情一时仍不能得到缓解,因此抗旱工作还需朝乾夕惕,不能有半点松懈。科学化、精准化做好节水文章,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省必须作答的“必选题”。
旱情当前,必须准确把握抗旱形势,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性和抗旱工作的艰巨性,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抗大灾,优先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努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从最不利情况出发,尽最大的努力和万全的准备,抓细抓实抗旱减灾各项工作;要把抗旱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实抓细,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实现科学精准抗旱,必须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科学合理调配江河、水库等各类水源,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科学分析研判农作物受灾情况,因灾因地因作物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引导群众提高节水惜水意识,形成全社会抗旱防旱的强大合力。在应对此轮高温天气过程中,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联合调度大中型水库,为70多个城镇、40多处大中型灌区累计补水24.8亿立方米,保障了2000多万人、1100多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需求。
科学精准抗旱,需要注重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实现科学调水、精准用水,努力减轻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农业常识告诉我们,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量有不同要求,若以技术手段进行测算,确定每一丘田的需水量精确放水,无疑可以达到“用好每一滴水”的效果。在今年的抗旱工作中,酒埠江灌区实施“四有放水法”,即放水之前有调查、放水之前有告知、放水周期有间隔、放水效果有跟踪,确保科学供水;邵阳市大圳灌区管理局等运用雷达测流等信息技术,在有效分配水源的同时避免了无序用水,与往年相比还减少了用水量;双牌灌区运用信息技术精准抗旱,送至尾灌区的水量比近3年平均值多10%。
“抗大旱、抗长旱、救大灾”是极端天气频发下的长期战略,无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具体措施,都需要在平时下足功夫,如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就是未雨绸缪之举。湖南省今年以来推进了68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累计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60余万亩,新增节水能力7000余万立方米,为有效抗旱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信有周密的部署、务实的作风、有力有效的举措,以及平时的绵绵用力,我们一定能打赢防旱抗旱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