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林
“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习近平总书记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当前为政者“问计”“解难”“破题”的“传家宝”。若是“坐而论道”“脚不着地”很难听到群众的真心话,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领导干部做调查要深入融入群众、身到心到基层,研究要分析透彻、溯源本质,真正“调”出实情,“研”出政策,为服务中心大局提供最优的决策依据。
拜人民为师,“沉浸式”调查问题。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的声音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拜人民为师,才能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去,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做调查也是如此,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因此要秉承“人民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感,带着问题下去,真正沉浸到群众中去,用心作答“民生卷”“民情卷”“民心卷”,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寻找答案,直到答出令人民认可的答案,才算完成了初步调查。若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打卡式、任务式下基层,结果只会是对下一无所知,对上无可奉告。更有甚者提供虚假调查结果,得出不符合实际、不接地气、不具操作性的理论,影响到顶层设计,不但让基层执行者“理解不了”而“无可奈何”,更让人民“接受不了”而“曲意逢迎”。
向人民学习,“系统化”研究答案。从东汉王充《论衡》有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到今天李强总理所言“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照古观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调研之风和民本思想是历史的传承。由此可见,为政者,当深入“草野”,融入群众,向人民学习。通过学习毛泽东主席所著《调查工作》发现,毛主席长期深入群众调查一线,听真话、察真情,善于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分析研究材料,透过复杂现象研究分析事物的本质规律。他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典型代表。毛主席曾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既指出了调查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怀胎”不易,要做好后半篇“分娩”文章,不然调而不研还不如不调。领导干部当学以致用,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深刻地分析研究,找出症结所在,结合从人民群众中学习得来的经验,答出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大国之问。
为人民答卷,“最优解”服务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要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全党上下迅速掀起了大兴调研之风,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放下“官架子”说起“百姓话”,成为了拜人民为师的“学生”。为政者问政于民,听计于民,不断向人民学习,精准调研靶向发力,不断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听实话、看实情,工作将更细致全面、分析问题更科学准确,得出的判决更加可靠,决策更有底气。恰是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全党领导干部以人民为师,是“接地气”的答卷人,所答即为人民服务的最优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政者只有厚植“拜人民为师”的执政底色,当好学生,做好听众,才能真正把调查研究做到人民的心坎上,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悟变成党和政府所议、所为、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