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临之际,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在新湖南岳阳频道、华声在线岳阳频道开设“闹元宵”专栏,生动反映全市各地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敬请关注!
闹元宵⑦| 在非遗小镇长乐,遇见那么多“故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杨莎莎
《屈原》展示蓝墨水上游伟大爱国主义诗人风采,紧扣廉政建设的时代主题;《飞夺泸定桥》还原历史壮阔场面,传承红色基因;《盛世华章》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新时代新征程的崭新风貌……2月4日下午,汨罗江边的古镇长乐镇沸腾了。
高跷献艺,抬阁争奇。一年一会,古城焕彩。正月十四、十五,“长乐故事闹元宵”在小镇开启两日狂欢,1000余人演绎精彩故事。各地游客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看故事、观灯会、品甜酒、闹元宵。
“故事”里的事
长乐的“故事”非彼“故事”。故事会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汇集历史传奇、戏剧艺术、民俗风情、杂技竞技、并融表演、时代精神等于一体,从隋唐流传,至今不衰。2011年,长乐抬阁故事会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5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代表性传承人陈范兴依然才思泉涌。今年,他创作的《竹筏劈波》上演了一波老长乐人的“回忆杀”,可谓是“‘故事’中另有故事”。
这台故事里,小姑娘站在竹排前,两只鹭鸶站立在旁,竹排后方,一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拄长篙而立。陈范兴解释道,60多年前,长乐镇还没有像样的公路,物资南来北往都靠竹排从汨罗江水运,“用这个故事来回忆过去,也在对比中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
今年,上市街18至30岁的年轻人有200多人,4至8岁的孩子多达300多人,年轻人参与故事巡游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200多台故事,下至4岁,上至70多岁,许多人家都倾巢而出。
每年元宵节,陈范兴一大家子踩高跷、扎故事、打锣鼓。他17岁的孙女陈添若在今年踩着1.3米的高跷完成她在元宵故事会的首次亮相。
添若从3岁就开始扎故事,她向记者展示她儿时扎故事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哭着坐在高台上,扮演“卖油郎”。
长大了不能扎故事,但对故事还是满腔热爱。添若在爷爷的熏陶下,从小就耳濡目染。两个哥哥添翔、添乐踩3.5米的高跷,从小性格像男孩一样的添若想向哥哥看齐。
今年,她主动提出踩高跷,陈范兴告诉她:“如果你能从家里走到麻石古街再走回来,就可以表演。”不服输的添若争这一口气,在爷爷的照顾指点下,只用半天就初步掌握了1.3米的高跷技巧。
“踩高跷就是要克服害怕心理,也教会我勇敢。”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长乐,故事在传承中为一代又一代人带来新的意义。
在陈范兴家中阁楼,收藏着3本故事界的“孙子兵法”,据说是100多年前他的祖辈流传下来的。翻开绘本,里面绘满故事会脸谱,什么桥段的人物该画什么脸谱、穿什么服装、拿什么道具,都一目了然。
凭着一腔热爱与坚持,陈范兴把传承扛在肩上,把发展放在心头。大年初六起,他带队近100人,分别来到岳阳市汴河街、长沙市梅溪不夜城演出故事会。问他为什么这么辛苦,他笑言:“举办故事会的资金基本来自民间,演出赚的钱可以贴补‘家用’。”
长乐镇主街道北头称上市街,南头称下市街,分别作为抬阁故事会的两大对垒阵营。每年元宵节,双方你来我往,比知识、比智慧、比记忆、比趣味。两条街的人比了1000多年,也没有比出结果,反而越比越有劲,越比越热闹。
“早年间,上市街、下市街互派‘探子,刺探‘军情’。”陈范兴从怀里掏出一张上市街故事会部署清单,神秘地对记者说:“可不能让下市街知道了。”
“惊险”里的谜
2月3日20时,盛会前夜,下市街故事会第十八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代表性传承人李阳波与下市街近20名组导者一起排兵布阵,做“战前”动员。
“扎故事的孩子可不是随便找来的,多高多重都有讲究,早在年前就选定了。”下市街故事会副会长彭光耀透露,今年最难的一台故事是《百岁挂帅》。
“佘太君”安坐太师椅,椅侧12把兵器旁逸斜出,12位扮演“杨门女将”的小演员就通过兵器,形态各异地被固定在“佘太君”周围,宛如大树开枝散叶,惊奇好看。
孩子们是高台故事绝对的主角。他们身体轻盈,在高台的装扮下,飘逸于剑刃、花朵之上。看似惊险,实则“稳如泰山”。绝妙伪装的玄机就藏在宽大的戏服里,孩子们或站或坐,被钢筋巧妙地支撑。
故事巡游队伍的最后,压阵的总是惊险奇绝的高跷队伍。在万众期待中,人称“高跷王子”的郑大军身着鲜红的七品芝麻官戏服,头戴官帽,手摇折扇走来了。他宛如从天而降,轻盈点落,引得人们喝彩欢呼。
郑大军8岁开始学踩高跷,一踩就是40多年。5米的高跷肩比楼房,布条捆绑小腿便完成人与高跷的连接。伴随着轻快自如的步伐,他扭动身姿,喜眉笑眼,仿佛闲庭漫步。
对于扮演七品芝麻官,郑大军有着自己的理解:“从前看别人扮演,总觉得不是这么回事。七品芝麻官就要像花鼓戏里那样,有他滑稽的特征。官帽两侧的帽翅随着身体舞动一上一下会更有节奏、更具观赏性。”
看过郑大军视频的网友“杨辰舟”评论道:“高跷疑似云霞客,步履轻盈点带声。览客抬头惊叹险,蹬王踮脚笑说轻。”
2月3日晚,郑大军与师傅陈意清、徒弟杨求恩一齐探讨高跷技艺。“我说了N次不要向后仰,要腰弯,略驼背,放低重心,保持膝盖弯曲,否则一脚踏空就会往后摔倒。扇折扇时,头部要保持在身体中轴线上,从远处看人与高跷还是直线。”郑大军细细指点23岁的杨求恩。
郑大军透露,一副5米的高跷有20多公斤重,走起来是对平衡与体力的考验。最重要是胆子大、有耐力。扎马步是基本功,还要经常跑步爬山,锻炼体力耐力。
“明年我争取踩6米,5米这副高跷就留给你,你要加油练习。”郑大军拍拍杨求恩的肩膀,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就在亦师亦友的二人之间通过一副高跷传递。
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介绍,长乐故事会由民间自发,是家庭、族群、地域的文化,充满原生态与烟火气。今年年轻人的广泛参与达到前所未有的比例,更加彰显了长乐人骨子里的娱乐精神与文化自信。“一年一度的盛会,通过比故事增添了古镇的文化底蕴,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了小镇知名度,更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朱平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