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科研新秀——记巴陵石化“优秀毕业生”黎安娴
2022-12-12 11:02:4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付深山 孙萍 彭展

付深山 孙萍 彭展

12月上旬,继获评巴陵石化公司2022年度“优秀毕业生”,在公司第十届青年科技论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后,黎安娴为第一完成人的“膜用尼龙6晶点形成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获评公司2022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黎安娴今年27岁,是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部聚酰胺装置科研科研岗位工艺技术员,20208月从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入职。

初来乍到聚酰胺装置科研组,面对之前未曾接触的高分子材料,拜师高级工程师唐成华“门下”,黎安娴参与两个公司级重点研究课题,她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1670814096136278.jpg

为快速适应岗位,她白天跟导师学习做实验,向班组的师傅们学习装置工艺流程;晚上线上自学高分子材料课程,并购买4本高分子材料书籍对照学习。

入职科研岗位两个月后,黎安娴配合薄膜专用料开发研究,需评价出不同工况下使用的塑料润滑剂最优种类以及最佳添加剂量。

看到实验室几十种不同的塑料润滑剂,黎安娴选择最原始的“笨方法”逐一尝试,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所有润滑剂按照结构性质分类,制定正交实验方案,在团队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实验,得出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小黎做事有目标、讲方法,减少了大量的试错,缩短了实验周期,并探究了不同类别的润滑剂在新产品中的作用机理,为后续研发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课题组长伍仟新称赞道。

去年,客户反映己内酰胺部膜用尼龙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晶点数量偏多且不够稳定,产品一度面临丢失市场的危机,解决晶点问题迫在眉睫。同年8月,黎安娴主动请缨,牵头实施“膜用尼龙6晶点形成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项目攻关。

“‘知网’上与薄膜晶点相关的文献几乎看了个遍。”作为课题负责人,黎安娴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展开“头脑风暴”,联动产销研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她深入装置、班组,跟踪工艺波动及调整对晶点形成的影响。

1670814118736147.jpg

在预判生产装置的粉尘对产品晶点有影响时,黎安娴立即提出对产品进行粉尘分离,分析粉尘结构,协同工艺技术员开展实验。后经课题组讨论,采取淘析器分离产品粉尘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晶点数。

聚酰胺装置课题组办公室门前,贴着一张《超高粘晶点跟踪表》,黎安娴在表上详细记录了一年来各型号尼龙切片晶点的变化情况。期间,她先后组织了40多次“头脑风暴”;评价1600多个样品吹膜晶点,耗时约900小时;对285个晶点的结构进行显微观察。每个样品晶点的定量检测评价有10多个环节,虽然十分繁琐,但他们没有半点“打折扣”。

2米长的尼龙薄膜里有上百个0.5毫米以上大小的晶点,需在灯光下一张一张对照看,就像抬头数天上的星星。”同事王甜说,“小黎有时一数就是一个下午。”

今年6月,课题组陆续找到晶点形成的各种原因,进一步落实对应的控制方案。“目前,产品的晶点个数降低了70%,固相增粘装置生产周期延长了30%,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黎安娴介绍,该项目的相关控制方案将应用于正在建设的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