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岳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改变 民生福祉得到极大改善
华声在线9月17日讯(陈雪梅)今天上午,岳阳市政府在市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举办首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周文健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成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赵泉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议发布了1983至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数据显示,1983年岳阳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2.04亿元,2017年达到了2633.55亿元,34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30.14%,固定资产投资正以几何倍数增长。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安民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始终是拉动岳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了解,1983至2017年,岳阳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体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投资增速保持高位增长。34年来,岳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30.14%,目前,岳阳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447公里,铁路总里程323.5公里,“一区一港四口岸”建成运营,蒙华铁路荆岳段、三荷机场已分别完成投资99.37亿元、12.39亿元,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近年来,岳阳市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化解民间融资难题,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约28万户,较改革前增长了50.3%,其中企业占比提高了3.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4.8亿元,同比增长45.5%,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已超越国有投资成为全市主要投资力量;
三是投资结构日趋优化。据初步统计,1983至2017年全市第一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49.7亿元,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6786.26亿元,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6823.0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总量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投资方向看,2017年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领域已经完成投资256.86亿元和225.91亿元,增长6.2%和35.4%,在高新技术领域完成投资172.59,增长32.7%,岳阳市经济增长方式正由投资拉动型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岳阳市城镇化率由1983年的10.1%提高到2017年的57.2%,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7年,岳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009元、14265元,分别为1987年的24倍和1983年的47倍。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岳阳综合实力实现大跃升,城乡面貌发生着巨大变化,民生福祉得到大改善。岳阳也先后获评全国宜居城市百强、中国十大活力休闲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如今,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岳阳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大决策部署,凝神聚力,贯彻落实“一三五”基本思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含金量”与“含绿量”同步提升。
岳阳要闻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