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文和妻子龙琴妹站在自家的农家乐门前,喜笑颜开。记者 龙腾 摄
华声在线8月31日湘西讯(特派记者 龙腾)在“五个精准”扶贫模式的带动下,昔日穷乡僻壤的十八洞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青瓦房,游客也多了起来。村民们看准商机办起了农家乐,以美味的苗家饭菜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41岁的村民杨昌文和妻子龙琴妹放弃远在浙江五金厂的工作,也毅然回家办起了一家名叫“幸福人家”的农家乐。古色古香的木房子、几张桌子、加上现代化的餐饮设备,整洁干净,这是幸福人家农家乐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事实上,早在2014年初,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两个月后,杨昌文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经常有周边的游客过来村里走走看看,但是到了饭点,没有地方吃饭,甚至有人直接拔起地里的萝卜吃了起来。”
不顾妻子龙琴妹的反对,杨昌文决定回乡,开农家乐。“毕竟当时村里的各方面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来村里旅游的游客数量有限。”杨昌文说,仅仅维持了半年多,因为入不敷出,农家乐不得已关张了。
随着精准扶贫逐步推进,十八洞村的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再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十八洞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这里旅游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杨昌文说服妻子,再次回乡开办农家乐。
2016年新年过后,杨昌文投入2万多元的“幸福人家”农家乐开张了。学过厨师的他亲自掌勺,并雇了三五个村民来帮忙。“来吃过饭的游客都说我炒的菜好吃!”他笑着说,因为饭菜纯天然无污染,农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有两三万的毛收入。”杨昌文笑着说,但能入自己腰包的纯收入却不是很多,“一个月大概有四五千的纯收入吧,其他的都给帮厨的村民发工资了。”尽管如此,憨厚的杨昌文却依然感到很知足。
“能在老家有一份事业,又能照顾到家里年迈的父母,而且也能帮助其他村民增加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杨昌文告诉记者,希望村里的旅游搞得越来越好,带来更多的游客,让农家乐的生意更加红火。
据村支书龚海华介绍说,十八洞村目前有农家乐8家,帮助了50多名村民就业,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
岳阳要闻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