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正在处理鲜笋。周昱君摄
华声在线4月17日讯(方璐 罗爽 周昱君)人间四月天,春笋正当鲜。近日,在岳阳县公田镇东淇村的万亩竹林里,一根根满载希望的春笋顶着泥土的芬芳破土而出,为村民们书写着山村致富的新篇章。
56岁的公田镇东淇村村民陈永红一大早便叫上伙计们进山采笋,大家兴致勃勃,干劲十足。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只见陈永红利落地扒开枯叶,将锄头扎进一处微隆的土包,三两下的功夫,一根裹着浅褐色外衣的春笋便完整地从土中剥离。
东淇村面积10.0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2860亩,竹林资源丰富。山区浩瀚“竹海”孕育出的竹笋,肉质细嫩、口感清甜。但在过去,这里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山里的笋子缺乏稳定销路,村民只能采摘少量自食,大量鲜笋在深山无人问津。
转折始于2024年成立的兴淇源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以下简称“兴淇源”)。兴淇源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2.4元每公斤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收购鲜笋,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如今,满山的鲜笋搭上了出山“直通车”,昔日的“山疙瘩”蜕变为“绿色银行”,村民们望着到手的收入更是笑开了花。
兴淇源负责人李石六说:“我们从4月1日开始收笋,到目前为止,收了8万多公斤鲜笋,最多的一天收到1万多公斤鲜笋,现在市场稳定,销路不愁。”
加工厂内,只见被剥去笋壳的春笋露出白玉般的笋肉,经过蒸煮、漂洗、分拣、压榨、晾晒、切割等一系列传统工序,化身为品质优良的“东淇明笋”,发往省内外各地,成为市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现如今,东淇村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创收、农户增收及带动周边村创收三方共赢,竹笋产业成为该村对外宣传的“金名片”。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养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东淇村形成了双向转化。
春风拂过千顷竹海,沙沙作响的竹叶声中,既有清脆竹叶的絮语,又激荡着新时代农人追逐幸福的跫音,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低空经济头部企业走进湖南岳阳考察
- 李挚赴广东、福建开展招商考察
- 岳阳市政府最新人事任免名单
- 全力以赴实现年度任务目标 岳阳市环保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 岳阳市召开“八一”座谈会
- 谢卫江主持召开八届岳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综合新闻
- 岳阳铁路煤炭储运专线开工 打通“北煤南运”多式联运通道
- 岳阳构建司法协同湿地生态保护屏障 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司法保护令》发布
- 向艳李美云出席省生态环境厅蹲点帮扶反馈会
- 沙洲巨变绿生金!君山区华龙码头绘就“一江碧水”新画卷
- 洋沙湖: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范本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