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岳阳县:从禁烧到高值利用!洞庭湖区秸秆综合治理的“中洲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4 12:23:18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陈智慧

1753330845692989.png

7月17日,岳阳县中洲乡北垸村的成片稻田里,大型收割机轰鸣着穿梭,金色稻浪被卷入机身,身后紧随的打捆机正将秸秆“吞入”腹中。片刻间,凌乱的秸秆消失不见,一排排方方正正的草捆整齐堆放田间并马上转运离田。

种粮大户周神光站在田埂上,望着忙碌的机器笑开了花:“200多亩田,割稻带打捆一步到位,‘双抢’再也不用愁秸秆成堆了!”

曾经让中洲乡农户头疼的秸秆难题,如今迎刃而解了。

1753330871535821.png

彭正阳 摄

堵疏结合:

从“焚烧顽疾”到“离田无忧”

作为洞庭湖生态核心区的农业大乡,中洲乡5.3万亩耕地每年产生约5万吨秸秆。过去“一烧了之”的做法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

为了打破“焚烧污染+资源浪费”的双重困境,中洲乡党委、政府紧扣《中洲乡2025年农作物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打出“堵疏结合”组合拳,一方面硬核监管,筑牢“三防一体”屏障,同时闭环利用,打造“收储运加”全链条。

“‘双抢’开始以来,我们全乡41名兼职网格员在8个村级网格里严格执行‘早5晚9’的田间巡查。”中洲乡综合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周旭介绍,该乡通过“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地块、网格员包田块”的机制,实现了秸秆禁烧与离田全程监管,今年以来卫星监测火点持续为零。

为激活多元主体动能,中洲乡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构建“村级收集—企业转运—科技加工”的闭环,大力提升秸秆离田能力,让农户既愿意秸秆离田,又能做到快速离田。

通过政策撬动(秸秆收集农机补贴30%、离田补贴20元/亩、粉碎还田补贴6元/亩等),乡里引进湖南湘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5000平方米牧草秸秆收储基地,日均处理秸秆200吨,8个村级临时堆放点覆盖全乡,让秸秆离田便捷高效。

“以前秸秆烧了污染空气,烂在地里又碍事,现在成了抢手货!”

北垸村村支书刘其龙指着新鲜的草捆说:“政府有补贴,企业下田收,农户既抢了农时还能增加收入,没有人再焚烧秸秆了。”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让农户的态度发生了彻底转变。

1753330895476668.png

彭正阳 摄

科技赋能:

从“田间秸秆”到“高脂饲料”

在中洲乡的收储基地里,打包好的秸秆正经历着“华丽变身”。

湖南湘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正君掀开一包青贮饲料,一股清新的酸香扑面而来:“这是我们和湖南农大合作研发的‘营养餐’,牛羊特别爱吃。”

依托年处理各类秸秆3万吨的湘草农牧公司,以及与湖南农业大学联合创办的“岳阳饲草科技小院”,秸秆在科技加持下变身6至7种畅销饲料。

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方草地资源开发与草畜耦合集成示范”应用示范基地,驻点博士汪雅婷团队每天往返于稻田与实验室,通过上百次实验,成功研发“尿素与乳酸菌复配青贮技术”,攻克了南方高水分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差、营养流失大的难题,

利用该技术生产的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稳定在8.2%以上,且适口性好。

科技赋能让秸秆身价倍增。刘正君算了一笔账:“1吨秸秆加工成本200元,卖500元,毛利润300元。”2025年,湘草农牧已签下了5万吨饲料订单,带动了30名村民就业。

如今,中洲乡的青贮秸秆已走进临安的奶牛场、桐乡的湖羊养殖场,每吨售价超过500元,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刘正君正在筹划扩大规模,在中晚稻收割期间收贮更多秸秆:“秸秆饲料化有市场,能增收,是一条多方共赢有前景的产业链。”

这个乡的秸秆产业在科技加持下,实现了从“废物”到“商品”的跨越。

1753330932734460.png

彭正阳 摄

机制创新:

从“单一利用”到“生态富民”

通过一系列政策红利激活各方动能,中洲乡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实现了农民愿意交、企业愿意收、技术愿意推的良好局面,形成“种粮—收秸—制饲—养殖”的完整循环链。

“政府给补贴,企业来收购,我们种田更有干劲了!”周神光算起了经济账:秸秆离田每亩补贴20元,200亩地光补贴就有4000元,加上秸秆出售的收入,每年多赚近万元。

“目前全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其中饲料化率占90%。乡里正规划扩建1万平方米收储中心,新增5个村级收储点,试点秸秆基料化技术,让秸秆利用链条不断延伸。”中洲乡党委书记陈勇介绍,该乡将持续深化“禁烧为底线、利用为根本、创新为引擎”的工作格局,全力攻坚收储体系短板、拓展高值化技术路径,为洞庭湖区秸秆全域利用提供可复制的“中洲样板”。(陈智慧)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