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七载逐绿映江天 ——岳阳市云溪区“守护好一江碧水”七周年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5 11:02: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松

易松

七年前,“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时代命题摆在岳阳市云溪区面前。这片因长江而兴、依化工而盛的土地,毅然踏上了一场生态与发展双向奔赴的征途。

七年来,云溪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毅力,纵深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工业污染整治——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在岳阳市辖区位居前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平稳。

一度蒙尘的长江岸线重现碧波荡漾,一度滞步的石化产业实现破局前行,云溪区,走出了一条工业与生态齐头并进、保护与开发协同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铁腕整治,重塑长江岸线新风貌

1745550011145203.jpg

▲郁郁葱葱的长江云溪段大堤。

长江岸线曾是云溪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长期粗放式的开发利用,使得岸线生态不堪重负。非法码头林立、砂石堆场杂乱、岸线植被破坏严重,长江母亲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伤痕累累。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时,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云溪区迅速打响长江岸线整治攻坚战,一场关乎生态命运的“大手术”正式启动。

整治初期,面对复杂的利益纠葛和重重阻力,云溪区成立区委书记、区长挂帅的岸线港口码头整治专项领导小组,坚持“一天一碰头”“一线工作法”,多次组织涉改码头企业业主坐下来、认真谈,通过“一码头一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我们一次性完成整治7个非法码头,全面关闭拆除和提质改造8个港口码头,在全市率先完成港口码头专项整治任务。”时任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金军表示,该区还开展长江阻水障碍物拆除与长江排渍(污)口整治,其中拆除违建民房37幢,累计清退出8930平方米。

拆除只是第一步,修复才是关键。云溪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启动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科学编制全区长江岸线复绿项目实施方案,将助推长江岸线生态复绿行动摆在工作重头,全力以赴推进绿化行动;将义务植树活动搬到江边上,累计种植女贞、池杉等共计112万余株,新建防浪林、护堤林,完成长江岸线红线范围内增绿扩量2393亩,持续打造“最美长江岸线”升级版;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环保巡查、护林巡河志愿服务活动累计1300余场次,累计16万余人次参与。

“通过投入253万元建设长江禁捕智慧渔政,加大执法装备保障力度。”云溪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甘华龙介绍,为防止问题反弹,该区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网络,实现对长江岸线的实时动态监管。同时,组建跨省联合执法队伍,累计同洪湖市、监利市、岳阳楼区等开展岸线巡查执法行动108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违规建设、乱捕乱钓等破坏岸线生态的行为。截至目前,该区完成水上巡查23000余公里,陆上巡查5100余公里。

绿色转型,工业污染整治见实效

1745550046960424.jpg

▲航拍60万吨/年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

作为湖南省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云溪区化工企业众多,工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守护好一江碧水”,工业污染整治是绕不开的 “硬骨头”。近年来,云溪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工业污染整治,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淘汰落后产能是工业污染整治的首要任务。”云溪区委副书记、区长、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春艳介绍,该区对辖区内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制定落后产能淘汰清单,对不符合环保要求、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

“岳阳普拉玛化工有限公司因环保整改负担重,主动提出退出园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综合部负责人回忆道。该区建立“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专项管理档案,采取“一企一策”针对性处置方案,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同时,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环保、安全、能耗等多维度的项目评估机制,坚决将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云溪区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作为做强现代石化产业的重要支撑,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园区环保投入,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总投资近154亿元的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线贯通,单位产品外排废水、COD(化学需氧量)、综合能耗分别可降低73%、67%、20%,为沿江重化工业破解“化工围江”“化工围城”难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新路径、新模式;斥资10多亿元,先后完成绿色化工高新区第二套污水收集管网重建、“一企一管”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投用、云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巴陵石化社区污水收集主支管网铺设。岳阳昌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岳阳凯美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延盛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将上游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固废进行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

此外,为提升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该区建成园区智慧平台,与企业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和联动管理,让重大危险源的基础信息、实时参数信息及视频监控信息快速关联。“我们在园区干道、企业中控室、生产车间、高空瞭望点共安装了300余套监控设备。”设备维护专员彭小明说,目前已经实现了园区、企业监控全覆盖,确保发现异常时,能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关人员,实现跟踪闭环处置。

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绘就新画卷

1745550084993706.jpg

▲樱花节期间,四海游客络绎不绝。

“之前由于长江洗砂,岸上污水横流,自家稻田也受影响。”聊起近年环境的变化,家住陆城镇白泥湖村新塘组村民李会章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岸边郁郁葱葱,稻田摇身一变成“稻虾田”,正赶上龙虾上市的好时节。

白泥湖村紧邻长江岸线,谈及“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成效,村民最有发言权。

“我们组建党员志愿者专班,安排两名上堤保洁员,确保长江岸绿景美。”白泥湖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罗晓明掰着指头给记者算着村里“生态经”:先后投入一千多万元,全村实现道路入户,4个美丽屋场创建成功;外包闲置鱼池、发动村民稻虾共作,村集体经济较七年前翻了4、5倍。

推动“守护好一江碧水”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如今的云溪区,正探索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该区一方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畜禽粪便,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和乱搭乱建建筑物,整治农村河道、沟渠和道路,农村公路养护成为全省“新样板”,省市和美乡村荣誉纷至沓来;另一方面,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螃蟹节”“樱花节”成为云溪新晋网红品牌,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3A级双清生态旅游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以前村里人往外跑,现在都抢着回来!”春日里,云溪街道双花村本地村民丁小安经营的农家小院生意火爆。他说,以前在外开出租车,看中樱花节的人流量,他去年回乡开起农家乐,一年赚了10多万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云溪区的乡村正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态宜居家园。

七载逐绿,初心如磐;奋楫前行,硕果累累。云溪区用七年的坚守与奋斗,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征程上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长江岸线重现生机,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乡村振兴步伐坚实有力,生态与发展的协奏曲在云溪大地奏响。展望未来,云溪区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书写“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新篇章,让云溪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民生活更美好。

(云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