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奋斗一回,离小康就近一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璇 通讯员 李月争 汤丽
7月的岳阳阴晴不定,瓢泼大雨往往不期而至。雨后,岳阳县筻口镇大塘村数千亩果园内,空气格外清新,黄桃、猕猴桃果香浓郁。
“老孙,你这一身湿淋淋的,又是从果园回来的吧?”
“是啊。最近雨水多,果子马上成熟了,我得盯紧点。”
老孙名叫孙国保,年过半百,和90多岁的父亲相依为命。过去,只靠家里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一年不如一年。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孙国保不愿出去见人,也不想外出打工,成了当地有名的“懒汉”。
2016年,从筻口走出去的林学博士李重立返乡创业,成立岳阳峰岭菁华果业有限公司,流转3000亩土地,准备种植黄桃等果树,却苦恼找不到人来做事。“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水果市场需求大,改种果树肯定行!”镇、村干部先在大塘和明星两个贫困村做工作,让孙国保等10多个贫困村民动了心、报了名。
经过理论和实操培训,孙国保等人正式上岗做起了公司片管员。第二年,每月拿着3500元工资的孙国保脱了贫,年迈多病的父亲终于对“不成器”的儿子放了心。
从抹芽、修剪、施肥、除草等日常养护工作,到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孙国保都能熟练操作,将400多亩果树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重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天,他问孙国保:“老孙,现在给你机会当老板,自己承包地种果树,你干不干?”“干!虽然现在吃穿不愁,但我也想努力过上‘有房有车’的好生活。”孙国保说。
“去年承包的黄桃树丰产又丰收,除去人工、施肥等成本,赚了6万多元呢。”孙国保说,今年果园开始种植首批60多亩橘树,他又揽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任务。“自己多奋斗一回,离小康就近一步。”他说。
2018年,筻口镇以打造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果浓小镇为契机,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产业分红、发展庭院经济等,让500多名贫困群众参与发展果树产业,贫困发生率由3%降至0.2%。当地36栋污染严重的鞭炮厂厂房改建为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研学基地,为周边农户一年提供劳务收入500多万元。
相关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岳阳要闻
- 谢卫江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专题专家座谈会
- 李挚率团赴巴西、美国开展项目洽谈和友好访问
- 谢卫江主持岳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十次集体(扩大)学习
-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虞公港公路疏运体系正式通车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综合新闻
- 带电检测织密电网“防护网” 岳阳供电多维排查护航迎峰度夏
-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岳阳市首批集体林地收益权证发放到户
- 守护碧水蓝天,岳阳秸秆治理的“刚柔之道”
- 近期两次试飞圆满成功 岳阳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 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在岳阳举办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