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文明创建

>

正文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发布时间:2025-08-05 15:50:4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朝阳 白超 刘雅

以文明之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第七届全国文明村临湘市坦渡镇万峰村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临湘市坦渡镇万峰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实践中,万峰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临湘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图片

万峰村隶属于临湘市坦渡镇,位于全镇居中位置,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区域总面积为1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9多亩,山林面积19678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素有“天然氧吧”美称。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476户村民,总人口2221人,党员6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近年来,万峰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以党建引领、创新载体、典型选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工作主线,全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文明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万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格局。成立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全体村民开展共建共创活动,创建经费连续三年占村级总支出的10%以上。同时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各党员、志愿者签订《万峰村文明创建工作责任书》500余份,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有效提升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工作水平。

创新活动载体,丰富精神生活。万峰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活动广场等阵地结合起来,投入30万元资金对活动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沿村街巷以“墙体彩绘”“宣传指引牌”为窗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好人事迹等主题宣传内容融入其中,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辟建了1条宣传文化长廊。组建党员、社会志愿者7支队伍共计150余人,积极开展“邻里守望”、移风易俗宣传、“我们的节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受惠群众1500余人,确保村级志愿服务队建设覆盖率100%。该村每年暑期还在农家书屋开展“平安万峰同心护苗”实践活动班,常态化开展防溺水、文体活动、科普教育等活动,以多彩活动助力40余名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开展移风易俗“鲜花置换”活动。

注重典型选树,倡树时代新风。万峰村注重典型选树,近年来广泛开展“家风村风大家谈”“身边好人大家评”“星级文明户”“最美屋场”等道德评选活动,全村评选出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环保卫生等文明户90户,最美家风示范户30户,文明屋场5个,利用屋场宣讲、“村村响”、宣传栏、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让广大村民学有规范、行有标尺。该村还不断创新宣讲形式,依托村文艺队伍,将理论宣讲、政策法规与文艺活动相结合,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为底本进行艺术创作,开展诗词创作、腰鼓舞、写春联等文艺活动20余次,用贴近生活的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文明力量。

美丽家园。

推进生态宜居,打造美丽家园。万峰村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开展四旁绿化活动,营造出“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景象。村“两委”在全村组成专职保洁队伍,对全村范围内河道、沟渠、房前屋后、山林等地进行日常保洁,签订好承包责任制,做到了垃圾集中倾倒及时清运,达到日日清,清运率100%。该村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目标,2024年累计完成道路“白改黑”6.5公里,硬化渠道8000米,建设村主公路沿线菜园围栏5000米,新建抗旱机埠2座,山塘取淤26口,新装路灯230盏,新建亮点屋场5个,新建自来水厂并落实安全饮水430户。

石壁山寨休闲农庄。

谋篇产业兴旺,促进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万峰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优质绿色蔬菜基地20亩,黄精药材基地15亩,茶叶基地50亩,并发展“农户生产+村部销售”的竹笋、葛粉加工产业;依托万亩竹海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动竹海旅游产业发展,投资建成石壁山寨休闲农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农户人均收入增长至15438元。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朝阳 通讯员 白超 刘雅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