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22日讯(通讯员 陈砂)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连日来,岳阳经开区各乡镇抢抓农时,利用晴好天气,紧锣密鼓开展早稻集中育秧,为春耕生产、全年丰收打下基础。
3月21日,走进康王乡黄茆山村集中育秧基地,只见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秧盘铺陈开来,幼嫩的秧苗趁着暖阳往外冒尖,显出勃勃生机。
“一周前我们下了第一批早稻秧苗,预计4月初可以进行栽插,能满足1000亩稻田种植。”康王乡农业经营服务中心主任陈江介绍,2023年底康王乡在黄茆山村建成了总占地9亩、育秧设施面积达5800多平方米的集中育秧基地。该基地可解决康王乡3000多亩早稻的秧苗供应,确保早稻种植面积任务如期按质完成。不仅如此,基地还可以通过综合利用,在水稻育秧间歇期培育辣椒秧苗、从事菌菇栽培等经济作物种植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增产,助力乡村振兴。
在西塘镇岳彭村集中育秧基地,一个个秧盘经过填土、消毒、播种、盖土、摆盘等工序,被整整齐齐地送至催芽室静待出芽。“今年春季我们育秧基地所育秧苗可种植1200亩大田,早稻生产所需要准备的旋耕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都已准备妥当。”岳彭村党总支书记毛鹏对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信心满满。
当前正值早稻生产的关键时期,岳阳经开区多措并举,高质高效推进早稻生产工作,持续推动生产形式转变,以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为主体,推行水稻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引导规范化种植。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发展100亩以上种粮大户30余户,流转土地面积超10000亩,并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流程机械化。
水稻育秧,“科技”助力。经开区通过推动生产方式转型,运用科技助力生产。目前,全区已建成现代化育秧生产基地2个,通过集约化育秧有效提高秧苗质量和水稻抗灾能力,为推动粮食稳面增产提供强力保障。
笔者还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生产服务提质,该区农业部门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现场指导农户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农业机械检修等工作,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扎实打好了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2025年岳马南湖•全国青年企业家十公里精英赛开赛
- “我的洞庭行”生态文明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 事关中秋国庆,岳阳发出重要倡议!
- 湘超岳阳首赛,撬动消费超7000万元!
- 看准“窗口期”组织秸秆有序焚烧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市政府常务会议
综合新闻
- 总投资75.6亿元!G107岳阳段开始扩容
- “湘粮出湘”西进 岳阳优质粮油蓉城签单5亿元
- 相约江湖 共叙发展:第四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会在岳阳举行
- 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
- 岳阳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