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8日讯(通讯员 付琴 周星亮)眼下正值早稻成熟的金黄时节,岳阳市农技专家们穿梭于田间地头,有条不紊地开展早稻测产工作。今年以来,当地大力推广多项农业新技术,让早稻长势格外喜人,丰收的喜讯已在田野间悄然传递。
在岳阳县筻口镇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连片的稻田里,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泛起层层金色浪涛。今年,示范片精心选取 500 亩田块打造高产试验田,推广应用新型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插秧前,田面被整齐铺设上特制的黑色生物降解膜,这层 “环保卫士” 般的地膜,既能牢牢锁住水分、保持地温、留存肥力,又能有效抑制杂草滋生。更值得一提的是,收割后地膜随土地翻耕入土,在微生物的自然作用下可实现完全降解,真正实现了生态环保与粮食增产的双赢局面。
测产现场,农技专家们严格遵循测产规程,随机选定三块代表性田块展开测量工作。收割机穿梭忙碌后,脱粒、称重等工序迅速推进,经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水分精准折算,最终测算出该示范片早稻平均亩产达 1104 斤。
“整个试验田的成熟期比普通田块提前了两三天,谷物饱满度显著提升,单产预计比普通田块高出10%左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周华玲手持饱满的稻穗介绍道,言语中难掩喜悦。
今年,通过推广科学精准的水肥管理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当地水稻结实率大幅提高,穗粒数量普遍增加。种粮大户董敏芳便是新技术的直接受益者,在农技人员的全程指导下,她精准把控播种、施肥、防治等每个生产环节,为丰收筑牢了根基。“你看这串稻穗,我仔细数过,粒数都在 150 粒以上,往常一般在 140 粒左右,长势最好的能达到近170粒。”董敏芳捧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据了解,岳阳县43.5万亩早稻已全面进入收割高峰期,晚稻栽插工作也在同步推进,预计7月下旬将圆满完成“双抢”任务。“通过推行‘六增两控’技术措施,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加持,今年全市早稻丰收已成定局,单产和总产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周华玲对今年的粮食收成充满信心。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2025年岳马南湖•全国青年企业家十公里精英赛开赛
- “我的洞庭行”生态文明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 事关中秋国庆,岳阳发出重要倡议!
- 湘超岳阳首赛,撬动消费超7000万元!
- 看准“窗口期”组织秸秆有序焚烧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市政府常务会议
综合新闻
- 总投资75.6亿元!G107岳阳段开始扩容
- “湘粮出湘”西进 岳阳优质粮油蓉城签单5亿元
- 相约江湖 共叙发展:第四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会在岳阳举行
- 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
- 岳阳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