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乡村振兴

>

正文
芈月故里焕新颜 “三三工程”扮靓三和村
发布时间:2022-05-19 10:29:4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开见 吴德胜

华声在线5月19日讯(通讯员 朱开见 吴德胜)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是古罗子国所在地,紧邻汨罗江,屈原曾在这里生活,写出了《天问》《九歌》等瑰丽的诗篇。这里是楚辞的源头,也是芈月故里。自从电视连续剧《芈月传》播出后,屈原管理区三和村就成了“芈粉”们关注的焦点。剧中芈月带着年少的儿子,坐在一条河流边,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念,深情感叹道:“天底下,没有一条江有汨罗江那样美,多少回,我在梦里回到了家乡。”据史载,战国时期,芈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芈月随母亲在汨罗江畔罗子国(今屈原河市镇)度过了8年的童年岁月。而剧中的许多故乡外景镜头出自三和村。

智慧的三和人依仗水乡卓越的自然禀赋,美丽的历史传说,神奇的湖湘楚韵,让三和村在今天再一次焕发生机,在屈原管理区党委、管委会的支持下,这个村正在全面实施“三三”工程,创建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示范村。

1652925921486463.jpg

三和村有和平、三合、三星3个片区,总面积6900多亩,总人口561户、1881人,耕地面积近4500亩,水稻是主导产业。该村临汨罗江尾闾和洞庭湖,地势低洼,积水较多,多沙浸地,粮食产量较低,集体经济薄弱。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三和村的面貌,还是得靠“三三”工程的全面实施,这是村支两委形成的共识,这也是“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具体行动。

该村负责人介绍,“三三”工程一是“三减量”,推进农业生态化。将飞防减药、深施减肥、转化减污与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有机结合;“三优化”,即推动农民职业化,通过优化农民培训模式、空间布局、产业结构,提高职业农民专业发展水平、规模发展程度、和绿色发展能力,规划农业绿色主体功能区,为职业农民提供绿色发展、规模发展的舞台;“三提升”即推进农村田园化,以村民为主体、企业为主导、项目为主抓,着力提升垃圾清理“积分化”水平、粪污清理“资源化”水平和环境治理”生态化水平。坚持“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将垃圾中转站设为“绿色银行”,每户可回收垃圾折算成金额登记到“绿色存折”,居民凭存折到绿色银行兑换标价相应的生活用品,推进了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减量分类 资源化利用;形成“畜禽粪污、病死动物——生物有机肥——种植作物”、“农作物秸杆——生物质能发电——草木灰——生物质肥料”两大生态循环模式,培养壮大水稻循环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绿色循环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统筹协调三和村农业农村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三和村高质高效发展。

“三三”工程实施以来,在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帮助下,益农、新泰、梦姿三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分片区对土地流转,开展水稻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扭转了田土抛荒、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同时,低洼田实行稻虾种养,或者栽种莲藕。为了提高农民种藕养虾的技术,调动他们积极性,村委会对低洼地实现集体流转,成立了芈月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全村莲藕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价格收购,保护村民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

走进三和村,可以看到昔日破坏和抛荒的田地得到了复垦,荒废的池塘得到了清洗和修复,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引进“湘米工程”,全村种植优质水稻3000多亩,种植湘莲、田藕500多亩,呈现眼前的是田田的荷叶、起伏的碧浪,频振式诱蛾灯像守护庄稼的卫士,田间一个个四四方方的生态凼沤制的农作物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质并成了肥料。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投资1800多万元,已经完成了对沟渠的全面硬化。从高处放眼望去,三和村就像一个绿色的棋盘,村民的屋舍白墙红瓦,屋前屋后,绿树映掩。走在三和村村民集中居住点,花草自带芬芳,地面整洁干净,家禽畜实现了圈养,全村加大了改厕力度,推进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昔日贫穷落后的三和村已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三和村通过“三三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日益美好,也吸引了不少有眼光的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在三和村靠汨罗江大堤的那块低洼地,正在打造集农耕文化传承、沉浸式休闲体验、水上游乐于一体的“芈月故里”旅游度假村。伫立芈月广场,只见大理石芈月塑像巍然屹立,芈月头戴皇冠,身着宽袖秦服,双手扣握胸前,坐南朝北,守护着湘北大地,笑迎四海宾客。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