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乡村振兴

>

正文
岳阳楼区康王乡:屋场会“唠”出秸秆禁烧共识 回收站助农“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25-07-11 17:09:4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龚艳 袁梓杰 戚壮波

华声在线7月11日讯(通讯员 龚艳 袁梓杰 戚壮波)“我们以前都是将秸秆直接烧到田里,方便、省事。”“焚烧秸秆有火灾隐患,浓烟还污染环境,要为子孙后代想一想。”“那我们要怎么处理秸秆?”“可以碎草肥田,也可以离田利用,乡里正在建秸秆回收中心,今年中稻的秸秆就可以送过去。”7月10日,在岳阳楼区康王乡茶蔸村廖易组的屋场会上,乡、村干部与村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秸秆禁烧的“老难题”,面对面把疑点、难点摊开了说。今年80多岁的村民廖汉初率先表态:“种了一辈子地,我从没烧过稻草、秸秆。以后有人需要,我田里的秸秆免费送,如果没人要我就碎在田里肥田。我支持秸秆禁烧。”

1752224866106556.png

眼下正值中稻丰收时节,秸秆处理成了头等大事。茶蔸村通过屋场会、广播、宣传车等“接地气”的方式,把政策宣讲搬到田间地头,用乡音土话解读秸秆禁烧法规,让曾经棘手的秸秆焚烧难题在干群坦诚对话中找到了破解之道。茶蔸村党支部书记李彭介绍:“最近几年的持续宣传,村民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我们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都能够做到不焚烧。大家一条心,为蓝天碧水、美好环境出力。”

1752224914332601.png

康王乡2.5万亩农田以中稻为主,过去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和火灾隐患曾是治理难点。为破解秸秆处理难题,康王乡探索资源化利用新路径。今年6月,岳阳楼区在黄茆山村新建1200平方米的秸秆回收中心,配备打捆机、运输车、环保颗粒加工设备等,建成之后可对康王乡秸秆进行统一收集和加工处理,将有效地促进秸秆变肥料还田、饲料转化增值、生物质能利用、基质原料培育等,延伸农业产业链。康王乡党委委员邹向辉介绍:“康王乡秸秆回收中心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将通过机械化、规范化、高效化处理秸秆,降低空气污染风险,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从“一把火”到“一条链”,康王乡通过政策引导与设施建设双管齐下,让秸秆禁烧从“令行禁止”迈向“主动参与”,为全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了乡村智慧。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