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促进诗歌艺术发展
——中外诗人作家学者高峰论坛在汨罗举行
华声在线12月14日讯(陈雪梅 张娟玲)把握时代脉搏,共话诗歌发展。12月13日上午,中外诗人作家学者高峰论坛在湖南汨罗举行,国内外153位著名诗人、学者及部分诗歌刊物主编齐聚,围绕“百年大变局下新时代诗歌的变与不变”“溯源与涌流——诗意汨罗江”主题分场进行探讨。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能到汨罗参加国际性诗歌交流,对大家来说非常难能可贵。疫情冲击下的世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全世界爱好和平、保护地球、促进人类和谐相处的主旋律不变。诗人无法超越时代,但诗歌可以打破时代壁垒,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每一个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要回到历史现实,正确认识时代,承担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平对话的重任。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诗歌在中国古代的地位非常高,它传达人们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可以释放很多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诗歌的好时代到来了,但也存在很多不利条件。他以中央电视台组织机器人与人类比赛写诗为例,指出人工智能与诗歌创作之间的矛盾,他认为那些靠投机取巧、只用手写作不用心创作的作品没有灵魂,诗人职业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北外教授汪剑钊说,本次集会本身就是对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致敬,通过诗歌回溯历史,我们发现历史的潮流是不断向前推进的,诗人的使命与追求不能变,那是一种人文关怀。他将诗歌比为河流,将诗人比作一滴水,涓涓细流汇入大海,诗人们做好一滴水,诗歌这条河才会有光泽。诗人们在创作时继承传统,更要有自己的创新。
青年作家赵俊说,变与不变,是非常重要的诗歌主题。他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缺乏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个人的是民主的,民主的是世界的,如果缺乏对个人生活的挖掘,就很难创作出好作品。青年人更需要探索,积极面对时代变迁,感受周边事物的变化,将个性化的情感融入创作。
……
因诗而聚,诗人、学者们在论坛上畅所欲言,不少外国诗人、学者也从文化继承、文化碰撞、文化交流等角度表达观点。汨罗市委书记喻文表示:中外诗人作家学者高峰论坛是2020中国·汨罗国际诗歌艺术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用诗歌回应时代,让诗歌照进现实,促推国际诗歌文学的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
岳阳要闻
- 岳阳市城区拟出让25宗土地
- “只有岳阳·戏剧幻城”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 最新!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名单
- 谢卫江专题研究重复信访治理工作
- 重磅!《岳阳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来了
-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虞公港公路疏运体系正式通车
综合新闻
- 全国首个烧烤学院揭牌!岳阳烧烤消费节火热登场
- “只有岳阳·戏剧幻城”正式启动!王潮歌:让历史如针尖般深扎进剧场
- G107岳阳市改线工程(羊楼司至五里牌段)稳步推进
- 长江桥梁之最!在华容顺利合龙
- 亮出生态文明新名片——岳阳市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