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岳阳文苑

>

正文
“张谷英”的故事,天下人的共享
发布时间:2024-08-16 14:13:03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刘威成 朱丽萍 赵 曼

1723788718471528.png

俯瞰张谷英村。

傍晚,暑气渐消的夕阳,澄澈而沉静,将岳阳县张谷英村畔溪长廊照得一片亮堂;渭溪河里的水,清浅又温柔,潺潺流过。张谷英第23代孙张灿中坐在临河的长条凳上,弹起了吉他,吟唱着属于光阴的故事。

张灿中说,自己年轻时,之所以能够行走江湖却没走歪路,与他从小受到的家训族戒有很大关系。

家训族戒是张谷英村张氏宗祠的重要部分,可谓“灵魂”,深入族人骨髓。张谷英村宗亲理事会理事长张胜利说,由于历史原因,张氏宗祠今已不存,但于每个族人心目中是一直在的。

一个大家族的传承

张胜利,张谷英第22代孙,如今已83岁高龄,曾在乡卫生院工作,退休后,热心村里公益事业,村里人若有个小病痛,都喜欢找他诊治。2016年,他被公选为张谷英村宗亲理事会理事长。

在张胜利的记忆里,祠堂正厅内北面筑有数十级台阶,各级台阶,从上至下,左右两分,供奉着张谷英家族之史迁祖张谷英,以及功德昭著的列祖列宗先贤之牌位。

何林福、李望生合著的《张谷英村》一书中,这样描述张氏宗祠:“形势苍古,中庭梁栋,大都为连抱木,木柱围丈三尺许。祖祠形制与我国南方常见的家祠基本相同,但用材之精,可见一斑。”

《张氏族谱》记载:“祠外文峰高耸。阶罗石柱,围六尺,长丈余。”

祠堂当年有公共经费、公共田地,其利息用于无偿资助贫困家庭,有专人管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家族性公益性扶贫组织——济贫公。所以几百年来,张谷英村没有乞讨者和饿殍他乡者。

张氏家训有16条、族戒5条,即“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存心地,修行检,勷职业,循本份,崇廉洁,慎言语,尚节俭,存忍让,恤贫寡,供赋役;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戒浮荡,戒贪忌。”

张胜利说,他们从小就受到这些家训和族戒的教育——年幼时,不要偷懒,要读好书;长大后,爱岗敬业,不贪财,做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张灿中自小也受这种文化熏陶,“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误”,文学、书法、音乐……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也许正因为这些,他走上社会,颇为自负,最终四处碰壁,28岁经历了“婚姻和生意的失败”。

1998年,他回到老家,静心反思,对照家训族戒,终于顿悟,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在短暂的舒适中,他忘记了初心,丢失了好的传统,所以失败不是偶然。他选择了浪子回头。写作是小时候的梦想,他捕捉到家乡旅游开发的契机,决定就写张谷英村。2004年,《江南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一书出版;2018年,祖上的百年老店万顺客栈,在他手里“复活”开业。他说,如今婚姻“回来”,父母康健,儿女承欢,人生过半,虚惊一回,也算小闹一场。

对此,张谷英村党支部书记张朝晖(张谷英第22代孙)颇为自豪地说,张谷英村人秉承良好家教家风,新中国成立至今,本村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为了让张谷英村人时刻铭记和更好地传承,他们如今还将家训族戒与门牌号相融合,制作成厚重、醒目的木质标牌,张贴于每家每户门口。

一种天下人的共享

“大家看,这个‘孝’字(甲骨文)就像一棵树,父母是下面的树根,自己是树干,自己的后人就是上面长的果子。因为你把根养得好,你的果子就自然长得茂密。慢慢地演变下来,这个‘孝’字它就成了上‘老’下‘子’。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儿子还能承欢膝下顺其意,这就是‘孝’的含义,所以古人说,百善孝为先。”7月27日上午,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张谷英第23代孙女张祎接待了来自隆回湖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新生夏令营的学生。一进馆内,就是一面“孝廉”墙,左边为各种字体的“孝”,右边为各种字体的“廉”字。

在这里作讲解员,对张祎来说,更多了一层特别的人生况味。她家原来就在这里,后来父母搬了出去,再后来,这里改建成了村部礼堂,2019年,再改建成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如今,来到传承馆,她常会想起小时候回这里看望爷爷奶奶,听他们讲家训族戒故事的时光。而现在,轮到她来讲故事了。只是她面对的,不再只有张家后人,而是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与学生。

从“孝廉”墙左边进入,首先看到的就是张贴在墙上赫然醒目的家训族戒。其精神内核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孝当先,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爱国爱家;二是和为贵,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事方圆;三是勤耕读,即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知书明理;四是崇廉洁,即尊崇廉洁、修身养德、立命之本。

张祎是“80后”,高中毕业后在张谷英村当讲解员,后来相亲结婚,嫁到了10公里远的外村,几年后,又回到张谷英村当讲解员至今。她的孩子是在张谷英村长大的,还闹过一个笑话:读小学时,老师要大家用“当”字组词,孩子组的词就是“当大门”。老师笑着问,怎么能这么组词呢?孩子说,“当大门”这三个字不是天天在张谷英大屋门口看到吗?

这个以家风为主题的省级展馆,可谓张氏家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最精彩的华章。600多年来,优秀的族人、经典的故事、家族的荣光,被汇聚成6个单元,通过图文展示、场景复原、声光影音等多种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予以展示和传播。

这里也是岳阳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岳阳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有上千家单位,前来开展党建和学习等活动。加上游客,每年有60多万人次来这里,打卡、学习,共享张谷英村人丁兴旺、长盛不衰的文化传承。

2023年11月,张谷英家训族戒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更为张氏家族文化插上了天下人共享的翅膀。

隆回湖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新生夏令营带队的朱老师说,这次来传承馆看了后,感到由衷地敬佩,一为其传承,二为其创新。

一场超越式的复兴

从当大门,到王家塅,再到上新屋,徜徉张谷英村,走过一个又一个天井,穿过一条又一条巷道,读过一副又一副楹联,在感慨这“天下第一村”之大,以及“民间故宫”之厚重的同时,也让人不禁深度思考——假如说“世业宗儒”是张谷英大屋的恢宏布局,那么“耕读继世,孝友传家”就是大屋的坚实地基,而家训族戒则是大屋的四梁八柱,撑起张谷英这个家族历经六百年风雨,发展成一个煌煌大族:如今仅村里就有2600多人,而遍及世界各地还有8000余人。

“张氏宗祠与张氏家训族戒,一个是载体,一个是文化。”近十来年,岳阳本土文化学者、《民间有个张谷英》一书作者李桂龙,一直热心发掘、整理与讲述着张谷英村的文化与故事。

“它的复活或者复兴,首先是从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开始的。”在李桂龙看来,张氏宗祠已经不存在了,孝廉家风传承馆成为了新的历史时代的呈现方式。这种方式超越了张谷英村,超越了张氏家族的局限。这种变迁,既有一个家族对传统的回望,又有与时俱进、走出家族内部的表达,契合了新时代对中华传统文明的理性重温与文化自信。

(刘威成 朱丽萍 赵 曼)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