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12岁乘客搭乘厦门航空公司一架航班过程中,因当众辱骂乘务长,遭到机组拒载。事后,厦航对机组发出处罚通报。很快,有民航自媒体质疑厦航“惯坏了熊孩子,伤透了民航心”。对此,厦航方面回应记者称,已关注到网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厦航无法干预。(8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厦门航空公司的处罚通报发出后,其实不只是有民航自媒体质疑厦航“惯坏了熊孩子,伤透了民航心”,不少网友也认为“熊孩子”家长必须道歉,航空公司不应该纵容这一“无理”行为。这样的表态不无积极意义,至少表明不少人对于维护正常的航空秩序仍有着鲜明的是非观念。但具体在这起事件中,是非的判断或许并不那么清晰,争议背后更可能掩盖了某一真问题。
从事件通报中,我们无法得知小孩到底是因何才会对乘务长进行辱骂。辱骂行为当然不对,当判断其行为性质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此趟航班在15点30分左右关舱门后一直不能起飞,直到18点才开舱门下客。在这个过程中,乘务组是否向乘客作了必要的说明和情绪安抚?
作一个“合理”推测,对于小孩的不当言论,家长拒绝道歉也是否与航班晚点有关?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方面是否就必须要使用拒载权?这就延伸到一个严肃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拒载权的使用,才具备足够的正当性。
事实上,由航班拒载引发的争议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如2011年的南航拒载事件就曾引发轩然大波。由此可见,当前对拒载权的行使,无论在规则上还是从民航方面的行为理性上,或都存有缺憾。不可否认,当前的民航服务或确实存在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如晚点率高影响了乘客与乘务人员之间的顺畅沟通,也使得无论是乘客还是乘务员都容易产生一些“情绪”化行为。但越是在这样一种“非理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越是要提升规则的调节力,无论是乘客的权利维护,还是航空公司方面行使正当权力,都需要纳入可预期的、明晰化的制度之中,方能避免带来不必要的冲突。
岳阳要闻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资国企组团投资岳阳 1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81亿元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