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彬
喻杰,原名喻达仁,1902年生,湖南平江县人。喻杰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他担任红六军团供给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喻杰先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长、国家粮食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中央监委驻财政部监察组长。除此他还担任了3届全国人大代表和5届全国政协常委。1970年喻杰主动请辞回到家乡带领老家群众植树造林、兴办小水电、绿化荒山、建设家乡,改变了山区的穷苦面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1989年喻杰因病逝世,青山傍绿水,忠诚印寸心,喻杰用艰苦朴素的作风,廉洁如玉的操守,一生为民的情怀,践行着对党忠诚的品德,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辞京归乡,反哺桑梓
1970年,面对老上级王震提出离休后留居北京的建议,喻杰坦然回应:“回老家更好。中国历来有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的传统。我若留在北京,反而会给国家增添负担。”他于是只带着简单的行装,重返阔别四十多年的故乡,成为当地生态经济的开拓者、“三农”工作的实践者,以及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返乡后的喻杰发现,丽江村不仅青山不再,贫困与落后仍如阴云笼罩。他没有停歇,立即召集村大队、生产队干部以及有经验的老农,共同踏勘地理环境。面对森林资源遭严重破坏、青山荒芜、水资源未能合理利用的现状,喻杰果断决策,从封山育林和大力发展小水电两方面入手,改善生态、提振经济。建设水电站需资金185万元,仅靠国家拨款远远不够。喻杰借经济体制改革之机,推动社员集资入股,以自力更生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他率先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一万四千多元。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纷纷踊跃出资,短时间内竟筹集超过120万元,建起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小水电企业。全村陆续建成6座小水电站,装配15台机组,既缓解了用电紧缺,也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经济收益。
在喻杰的带领和倡导下,如今的丽江村,郁郁葱葱,百业兴旺,发展了旅游和林木等产业,以生态绿色游为特色的文旅发展越发红火,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山”。
严以治村,培育新风
喻杰同志始终将培育淳朴乡风、坚守原则底线作为自己回乡工作的重要使命。他深知,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上的发展,更是精神上的引领和道德上的筑基。
回到家乡后,喻杰高度重视文明乡风的培育。他以身作则,提倡勤俭节约、邻里互助,反对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在他的推动下,村规民约得以完善,村民议事制度逐渐规范,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文明新风悄然形成。他常说:“风清气正,村子才有希望。”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始终坚守底线、清正廉洁的品格。喻杰同志虽曾身居高位,却从不搞特殊化。他坚决拒绝对亲友的额外照顾,甚至主动捐出毕生积蓄支持电站建设,而自己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为了保证附近山区的竹林可持续生长,喻杰和山村社员一起制定了“封山公约”,规定“封山育林,人人有责。偷挖一棵竹笋,罚款5元;举报有功,奖励1元”,同时安排了护林员每日巡逻。当发现村干部偷挖3棵竹笋,实则是为让喻杰“尝鲜”时,喻杰严词拒绝,并为此次违规缴纳了15元罚款,以身作则告诫村民应遵守规定。当发现黄金洞等山区乱砍滥伐情况严重后,喻杰立刻向县委和林业部门反映,将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者绳之以法,失职干部也被依法惩处。
在原则问题上,喻杰从不退让。无论是面对家人的请托,还是处理集体事务,他都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他坚信,只有坚守道德的“底线”,才能托起乡村发展的“高线”。喻杰发现家乡部分地区铺张浪费风气盛行。于是,他联合当地税务干部草拟筵席税征收条例报送中央,率先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筵席税暂行条例》。从县委抓起,整顿各级党组织,从上到下狠刹歪风邪气,促使党风、乡风得到了极大好转。通过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整顿当地风气等一系列行动,群众从畏惧罚款到自觉遵守法规,逐渐树立起了法律意识。在他的感召和严格管理下,丽江村不仅经济发展了,风气也更加清朗,为乡村的长远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清廉一生,公私分明
喻杰同志一生清廉为公,从不允许自己与家人享有任何特殊待遇。1950年,他担任西北贸易部部长期间,长子喻砚斌前来西安,希望父亲能为自己安排工作。喻杰没有答应,反而耐心劝导儿子返回家乡投身农业劳动。到了1954年,已任中央粮食部副部长的喻杰,再次面对来到北京的喻砚斌提出的相同请求,他依然坚持原则,鼓励儿子扎根农村、踏实务农。
他不仅对长子如此,小儿子喻力光与长孙喻源龙自幼在北京就读中学,毕业后也同样被喻杰送回平江老家参加农业生产。在他任职期间,全家十一口人中,有十人常年居乡务农。喻杰从未动用职权或个人影响为亲属谋取半分利益。
他的日常生活极为简朴,吃的是自己栽种的蔬菜,住的是自资修建的土坯房,从不追求舒适享受。按照国家规定,他本可享受部级待遇,财政部欲为其配购一辆价值二十多万元的小轿车,却被他婉拒。他说自己年事已高,外出活动不多,恳请将这笔购车款转捐给贫困的咏生乡用于修路。
1989年1月,喻杰因长期劳累旧疾复发,病情急剧恶化。上级特意送来进口药品,他却一再推辞:“好药该留给更有需要的同志。我年纪大了,治也无效,不必再浪费国家钱财。”就连身上盖的一床新毛毯,他也坚持要求交还组织。临终前,他再三嘱咐后事一切从简,节省开支用于农村建设。
1989年2月,喻杰同志与世长辞,享年87岁。弥留之际,他仍心系乡里,反复询问大雪是否压坏了林木楠竹、叮嘱尽快组织抢运,还关切五保老人是否都有棉被御寒。直到获得肯定答复,他才安然阖目。在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他身边仅留有800元存款和一本个人回忆录——那里面珍重记载着从皖南事变到延安岁月的烽火往事,是一个时代、一群人毕生信仰的光辉印记。
(作者系岳阳市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干部)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看准“窗口期”组织秸秆有序焚烧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市政府常务会议
- 低空经济头部企业走进湖南岳阳考察
- 岳阳市政府最新人事任免名单
- 全力以赴实现年度任务目标 岳阳市环保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 最新!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名单
综合新闻
- 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
- 岳阳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 湘超第二现场全域联动岳阳夜经济增添体育新动能
- “湘超”昨晚战报丨岳阳主场2:0胜怀化 张家界主场3:3平永州
- 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常规赛完整赛程来了!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