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城陵矶新港区

>

正文
城陵矶港新趸船“吸金”记
发布时间:2025-07-13 19:06: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丽虹

“总统六号”豪华游轮停靠岳阳城陵矶港。许嘉伟摄

陈丽虹

7月7日中午1时,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载着400余名游客的“总统六号”豪华游轮稳稳停靠在岳阳城陵矶港崭新的客运趸船——“城港客趸1号”旁。来自上海的初三学生陈俊楠兴奋地走下舷梯:“放暑假了,从上海到重庆登船,坐了五天,专门来岳阳楼打卡!”在他身后,280名国内游客和120名入境游客鱼贯而出,奔赴5个小时的岳阳楼之旅。这繁忙而有序的一幕,正是城陵矶港提质升级后,游轮经济为岳阳注入澎湃活力的生动写照。

巨轮靠泊激活“码头经济学”

城陵矶港提质改造作为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项目,新趸船的到港定位标志着该项目基本完成。投资近2000万元、长105米、宽18米的“城港客趸1号”,是长江中游最新、最长的客运趸船。它的投用,绝非仅仅是增加了一个停靠点。“效果非常直观”岳阳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隽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航班数增加了20%,游客增加了30%,预计全年靠泊航次将突破100次。”靠泊航次的激增,直接带动了“码头经济学”的繁荣。

游客消费是主力:游客下船游览岳阳楼等景点,餐饮、购物、交通等消费随之而来。“总统六号”船长谭国良透露,仅该航次停靠的5小时内(13:00—18:00),游客都上岸游览消费。

船舶补给成增量:“基础设施改善是关键。”王隽表示,“船舶愿意停靠,停得也更久。比如以前停3小时,现在能停5小时。”这宝贵的“黄金5小时”,催生了旺盛的物资采购需求。新鲜蔬菜、水果是刚需。“船员们会提前联系,船一到,就有三轮车把本地采购的君山西瓜等物资送到码头。”一名负责补给协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便捷的地理位置(靠近菜市场)让本地农产品直供游轮。

船员消费添活力:停泊时间长,船员的私人消费也活跃起来。“他们会打车到城陵矶新港区吃饭、购物,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本地消费。”王隽补充道。

港口服务创收入:船舶靠港后,接入港口提供的岸电系统,替代自身燃油发电,扫码付费,电费直接流入本地电力公司。同时,港口接收处理船舶污水,保障环保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服务费用。王隽形象地比喻:“这相当于一座移动的‘船宾馆’,停靠期间的所有服务需求,都是港口及关联产业的收入来源。”

“新趸”之新锚定绿色与民生

“城港客趸1号”代表的不仅是体量的增大,更是理念的升级。

绿色环保是底色。“我们这是长江干线最新最长的趸船之一,环保设施非常完备。”王隽着重指出,“接收处理船舶污水是标配,确保‘一滴不漏’入江。岸电系统的普及,让游轮靠港后彻底告别柴油发电,大幅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守护一江碧水。”

民生福祉是落脚点。码头经济的繁荣,惠及周边百姓。为游轮提供补给的三轮车运输、本地农产品的直销、为船员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店,都成为增收渠道。港口配套服务也创造了就业机会。王隽提到,“提质改造后,港口运营更规范高效,相关的管理、服务岗位需求也在增加。”岸电、污水处理等服务的收入,最终也将服务于地方公共事业和民生改善。

“黄金水道+文旅IP”双核驱动

城陵矶港客运码头的蜕变,是岳阳锚定“江湖名城”战略、驱动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长江黄金水道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游轮靠泊量年均增长率超30%。岳阳敏锐抓住机遇,以承办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由市文旅广电局牵头,城投集团、港航水利集团、国旅公司等多方联动,以“设施升级+服务提质”双引擎,全力打造长江中游“游轮母港”。

“新趸船的投入使用,是硬件基础;而吸引更多像‘总统六号’这样的优质航次停靠,则是我们服务软实力的体现。”王隽表示。数据显示,新趸船投入使用后,重庆冠达游轮公司等已明确增加靠泊城陵矶港的航次,年客流量预计达10万人次。

手记:

站在现代化的“城港客趸1号”上,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忙碌的补给车辆、整洁环保的设施,更能深刻感受到这条“黄金水道”涌动的经济与民生“活水”。城陵矶港客运码头的提质升级,不仅让岳阳楼等文旅IP借船出海,吸引八方来客,更在停泊的间隙,悄然激活了码头周边的消费链、供应链和就业链,将“过境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和“民生暖流”。这艘长江新地标,正成为岳阳联通世界、汇聚财富、惠及百姓的重要门户。随着更多游轮的停靠,这条“活水”将越发澎湃,滋养着岳阳的江湖名城梦想。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