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彤
沈凤楼,1933年5月16日出生于湖南省临湘县聂市镇卢家门(今羊楼司镇石壁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他先后担任过湖北秀林区委书记、石首县委书记、西藏山南地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等领导职务。1958年12月18日在西藏山南地区壮烈牺牲,年仅25岁。沈凤楼是解放初期为西藏和平与发展英勇牺牲的临湘籍革命烈士,是党的优秀儿女。
少年立志出乡关
沈凤楼从小天资聪颖,机灵过人。因其父沈德文(母亲陈氏)在卢家门租种陈姓庄田时生下他,故取“卢”的谐音“楼”为名字。因系长子,又称“凤”,合为“凤楼”。六岁那年他与堂兄去附近的鸭家坡路上玩,忽见一伙日本兵从对面赶来,堂兄吓得直哭,凤楼则赶紧用手捂住堂兄的嘴,将他按到路边草丛中趴下,成功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枪杀。沈凤楼从小爱憎分明,乐于助人。十岁那年,私塾先生张雄辉问他:“什么是汉奸?”他立马回答:“替日本鬼子办事的人是汉奸!”他家附近有个地主养狗伤人,群众敢怒不敢言。1948年冬,沈凤楼放寒假回家,约了几个穷孩子,打死了恶狗。地主仗势欺人,威逼沈凤楼的父亲赔偿大洋十元,还气势汹汹地说:“不给钱就给猪,不给猪就到保长那里去。”凤楼当场代父拒绝并据理驳斥:“一条普通狗,又不是猎狗,值多少钱?前后咬伤了十多个人,你该赔多少汤药钱?我是代表父老叔伯的意愿打死狗的,除恶有何错?”在场群众都说凤楼有理,地主理屈词穷,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地溜走。
沈凤楼从小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家贫无钱入学,他就躲到学校教室窗外窃听老师讲课,后考入羊楼司水田观中心国民小学,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被临湘中学录取。1949年11月,年仅16岁的沈凤楼得知湖北沔阳招考公学,他肩背大米,步行80多公里前往,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进湖北沔阳襄南公学,从此跨入了读书、吃饭不要钱的公立学校。
石首人民的好书记
1950年5月,沈凤楼从该校速度班毕业,从此走上了革命工作的道路。最初,他被组织分配到湖北石首八家乡搞土改,担任工作组组长。土改期间,他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区分敌我,保护群众利益。因工作表现突出,他于1950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12月,沈凤楼被调到沔阳秀林区委会工作,先后担任区组织干事、区委副书记和区委书记等职。他经常深入农村访贫问苦,指导群众发展生产,鼓励群众种粮食、棉花,养家禽,深受群众爱戴,连续几年,秀林区粮油大幅度增产,群众喜笑颜开。
1953年12月,他被组织任命为石首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夏,石首汛情严峻,当时沈凤楼正患痢疾病,组织照顾没有安排他去抗洪前线,他主动向县委领导请缨去抗洪一线,说:“我是农村工作部长,不帮农民抗洪,就是失职!”终于得到县委批准。在抗洪抢险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沈风楼感冒发烧7天7夜都不肯下阵地休息。他父亲首次去石首看望他,都是在堤上见面。当地老人回忆起这件事时说:“沈部长个子高大(身高1.8米),他一件蓑衣,一个斗笠,一张竹床,人长期睡在外面,我们抬都抬不进屋。有一次,洪水突然猛涨,他一边下令指挥抗洪,一边自己奋不顾身跳到洪水中抢险,差点被激浪卷走!”因抗洪有功,1954年9月,沈凤楼被任命为石首县委书记。他当“官”后,没有官气。下乡到哪里,就在哪里参加劳动,双手布满“老茧”,群众送他一首打油诗:“书记沈凤楼,掌犁又荷锄,人是小伙子,手脚像老头。”几年时间,他走遍了石首的山山水水,石首群众纷纷夸他是“人民的好书记”。
满腔热血洒西藏
1956年,党组织决定选派一批年轻有为的干部去西藏工作。沈风楼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动员爱人刘铿秋(时任石首县妇联主任)一起报名去西藏。得知儿子媳妇要去天遥地远、气候恶劣、环境复杂的西藏工作,他父母伤心落泪,吃不下饭。沈风楼劝慰二老说:“我们家乡穷人翻了身,但西藏人民还在受苦受难,需要我们汉族干部去支援,我是党培养出来的,就应该听党的话,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沈凤楼夫妇把刚满5个月的婴儿交给老母亲后,便匆匆启程了。在去西藏的路上,部分援藏干部出现了高原反应,他毅然把自己的氧气瓶让给了别人。
在西藏,沈凤楼担任山南地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初去山南,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为了工作需要,他努力学习藏语、骑马、做藏饭,力争尽快适应藏族的生活习惯。他曾多次带着翻译到穷结、隆子、泽当等县作社会调查,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疾苦、风土人情以及各阶层的社会情况。当时西藏虽已和平解放,但叛乱分子很多,他们所到之处,劫掠财物,奸淫妇女,破坏寺庙,杀戮无辜,无恶不作。驻藏人民解放军和援藏干部不断遭遇袭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沈凤楼非常注意工作方法,不管开展什么工作,他都先经过当地“头人”的同意,搞调查研究就说给群众“放农贷”,才能安全进入“农奴”家。有一次,沈凤楼在泽光县温庄村住了三个月,他坚持顶风冒雪,日夜奔波在生产救灾第一线,出入藏族同胞的茅屋帐蓬,亲自为他们医治疾病,为孤寡贫弱老人洗脸洗脚,详细询问“农奴”生活,终于写出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农奴制度下的温庄》,他提出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问题是山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需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农牧业,搞好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上。为党制订西藏政策,为西藏干部指导西藏工作提供了具体的第一手资料。
1957年8月,中央决定安排一批援藏干部回内地集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沈凤楼被安排在重庆中央第七中级党校学习。在同校学员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结业时,他因成绩优异,受到党组织的嘉奖,荣获了“学习模范”称号。中央党校赴藏代表队还亲自为他赠送了有“班禅额尔德尼”签名的学习纪念品。
1958年8月,沈凤楼在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回家乡看望父母,准备回湖北工作,家人团聚。当他听说组织第二次选调部分干部赴西藏工作时,他再次选择了党和人民的需要,准备第二次进藏工作。他说:“男儿生能舍己,千秋鬼雄死不还乡。”夫妻俩将不到二岁的大儿子沈石西和出生才56天的小儿子沈超,送回湖南临湘父母身边,又匆匆返回西藏。父母对他的安全非常担心,经常去信询问,他每次回信都说:“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一家人,土匪毕竟是少数,只要我们注意民族政策,时刻提高警惕,问题是不大的,请父母勿念!”
1958年12月18日,沈凤楼带领工作人员从西藏拉萨赶向山南地区给泽当驻军运送物资,军区领导鉴于当时叛匪猖獗,便抽调一个连的兵力护送他们。车队驶近曲北桥,已进入山势险峻的贡嘎山(属山南管辖地),为防止意外,带队营长命令侦察班上山搜査,但由于山势高大,叛匪隐藏秘密,侦察班没有发现可疑之处,当车队行进到峡谷之中时,遭到叛匪猛烈袭击,伤亡惨重。沈凤楼和营长杜效模等37人壮烈牺牲,其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沈凤楼牺牲后,西藏自治区按照当地最隆重的礼节将其安葬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烈士陵园,沈凤楼实现了他生前“青山处处理忠骨,一腔热血酒藏族”的豪迈誓言。其英雄事迹也被铭刻于临湘市五尖山革命烈士陵园。
沈凤楼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入藏以后,他深入调查研究,改革耕作制度,提高生产技术,改良谷物品种……为藏族人民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我党忠诚的革命战士。沈凤楼虽死犹生,浩气长存。其光辉业绩,在拉萨的烈士陵园中永放异彩;在藏族人民的心坎上,世代流传。
岳阳要闻
- 李挚会见多维医药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龙一行
-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岳阳市动员会议召开
- “强身健体”固洞庭
- 2024年岳阳新闻奖、优秀新闻工作者,最全名单→
- 以城市之名,致敬企业家——岳阳市大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致敬企业家⑧ | 对话商协会!岳阳企业家沙龙为民营企业纾难解困
综合新闻
- 这一夜,少年如光闪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 国网岳阳供电公司QC成果斩获国际ICQCC大会金奖
-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岳阳高新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姚正大:厚植比较优势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 岳阳:充足电力护航全国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
- 海报|全国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11月20日开幕
文明机关
- 涵养时代风尚!岳阳楼区推动“好家风”蔚然成风
- 岳阳,让城里人羡慕的征拆安置小区长什么样?
- 南湖新区圣安社区:用“红色”力量推动小区“绿色”治理!
- 湘阴丧事简办解除“情面枷锁”
- 重阳节共享重阳宴 幸福村里真幸福!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