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巴陵人物

>

正文
她,是优雅的小提琴手,也是下井上塔的“泥娃娃”
发布时间:2025-04-07 16:55: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磊 李奕佳

可抚琴拉曲 能下井上塔 

——记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电气试验技术员周梓源 

全媒体记者 周磊 通讯员 李奕佳

4月3日清晨,岳阳市云溪区110千伏依松线地下电缆井,头灯的光刺破黑暗。周梓源蜷身钻入井内,工装蹭过井壁的苔藓,发出沙沙轻响。她握紧手中的红外测温仪,屏息检测电缆接头温度。井内潮湿闷热,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心中跃动的《卡农》小提琴乐曲,让她焦躁的心逐渐平缓。

这是周梓源的工作常态。

脱下工装,穿上旗袍,捧回国际金奖

2020年夏天,周梓源从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背着琴盒走进国网岳阳变电检修公司,在电气试验班组担任副手岗位。

有同事打趣:“拉曲子给变电站伴奏?”

她笑而不语。在岳阳供电公司建团百年晚会上,一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惊艳众人。

这并没有打消师父祝志峰心中的疑虑:“电气试验班组工作难度高,小姑娘拉小提琴行,下井上塔能不能行?”

周梓源从最基础的拧螺丝、接电线、记录数据学起,每天带着本子、笔跟着师父跑现场,记下来回去后理解吃透再背熟,苦练操作本领。

在她的手机中,记录了200多项工作任务。“每一次去现场前都要翻看以前的笔记,总结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周梓源说。

在她看来,艺术和技术的节奏感相融相通。

2022年评上电气试验一班正手后,周梓源发现传统变压器绕组短接方式耗时长达2小时,且存在安全隐患。她带领5人小组将琴弦张力原理引入机械设计。

限位机构如琴码般稳定,琴轴调节音准的方式被应用于伸缩定位功能。历时8个月,周梓源主导研发的变压器试验短接装置诞生,在岳阳地区20多座变电站应用,使作业效率提升60%。

入职不到5年,周梓源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项、省部级以上创新成果21项。

2024年,她作为主创研发的“变电站事故油池自动报警装置”QC项目亮相第49届国际ICQCC大会。

发布会现场,她脱下工装,身着湘绣旗袍,用流利英语阐述设计理念。该项目从全球400多个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金奖;岳阳供电公司实现国际创新赛事零的突破。

优雅的小提琴手,也是下井上塔的“泥娃娃”

2023年,周梓源计划参加现场负责人资格考试,承担更具挑战的岗位。公司领导大部分认为“年轻小妹子难以胜任现场高压指挥”,师父祝志峰也劝她“再积累几年”。

“越是不让我干,我越要干!”周梓源凌晨起床复习,工作完熬夜看书,以高分成绩晋升,成为电气试验班组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现场负责人。

“第一次持票作业的前一天晚上都没怎么睡觉。”在岳阳县首次“上阵”,面临三级作业风险现场,周梓源有些紧张。她多次提前勘查现场,反复演练各项流程。

“队友紧密配合,进展顺利。”现在,周梓源更加得心应手,去年9月持票的泉新变检修现场被评为省公司安全文化示范现场。

让她印象更深刻的,是在云溪区的一次电缆耐压试验。“要在空间小、信号弱的不同电缆井中与队友配合开展绝缘试验,一旦配合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周梓源回忆道。

做完井内试验,满头大汗的周梓源转头又爬上高压塔。

“在地面指挥我不放心,爬了两座塔检查,发现有一处电缆接线出现差错。”近乎执拗的细致,让她一直保持着工作零差错纪录。

“看上去柔柔弱弱,但非常肯钻研、非常刻苦,我为她骄傲。”祝志峰对她的印象完全改变。去年,周梓源通过考试,成为电气试验技术员。

“她每天在变电站摸爬滚打,像个小泥娃娃。”丈夫刘卓的手机里,给周梓源的备注是“泥娃娃”。

地下电缆井里的“泥娃娃”与舞台上优雅的小提琴手,两种身份在周梓源身上奇妙融合……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