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广)
一碗小小的面条,是美食,是一丝记忆与乡愁。
一个普通的面馆,是情怀,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湘阴面条在湖南省内外久负盛名,有“湘阴面,香天下”之说。据《湘阴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湘阴县域及8个主要集镇有饮食业44家,其中县城32家,以经营面、粉为主。目前,县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早餐门店有235家,长沙、岳阳、深圳、广州等全国各地都有“湘阴面馆”的身影。食客们都说,湘阴面条味美汤鲜,让人食之不忘。

湘阴县委书记余良勇调研湘阴面馆标准化工作
湘阴县2018年9月启动成立“湘阴面馆”标准化工作小组,通过查找传统食谱、拜访老艺人、改进和创新工艺等方式进一步发掘湘阴特色美食产品,并研发了辣椒炒肉、口味虾尾、红烧猪脚、三井头炖肠、瓦窑湾炖鹅、梅菜蒸扣肉等菜品的标准生产工艺。湘阴县委书记余良勇说,“湘阴面馆”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探索性民生工程,目的是要让老百姓有事做,老百姓有收入,老百姓收入稳,地方政府将积极稳妥地引导推进这项工作。”县长李镇江提出,要以“湘阴面馆”标准化经营,带动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湖鲜美食之乡”品牌做大做强。
“湘阴面馆”标准化工作小组组织编订了《湘阴面馆美食烹饪工艺》、《湘阴面馆职业技能培训(习题集)》《湘阴面馆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指南)》等教材;完善专业技能初级、专业技能中级和经营管理高级等不同级别的培训班设置。自2018年12月以来,湘阴已连续举办了8期“湘阴面馆”职业技能培训班,邀请资深烹饪师傅,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授课为辅,传授面条、高汤、炖肠等湘阴特色菜的制作工艺以及食品安全、创业知识,共培训学员400余人。
统一形象包装和装修风格,讲好“湘阴面”故事。新店门头“湘阴面馆”四字采用左宗棠书法集字,墙上悬挂着《湘阴面馆赋》精美木刻,展台上陈列着“长康”系列调味品、南湖梅干菜、樟树港辣椒、东塘红薯粉等湘阴地方特产食品,徽派建筑文化长廊装饰着三井头、岳州窑等老照片。
成立湘阴面馆商会,注册湘阴面馆集体商标。县内农字号品牌企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阳雀湖农业等12家本土企业负责人当选为名誉会长。“湘阴十大名厨”之一吴丹当选为首任会长,抱团组建“大家庭”。

设立湘阴面馆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由县人社局分期安排就业专项资金,其他相关成员单位共同支持解决,共筹集300万元用于湘阴面馆创业扶持,对验收合格的前100家湘阴面馆个体经营户每家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
继2018年12月湘阴面馆总店和旭东夫妻样板店开业后、屈原店、平江店、佛山店、金龙店相继开业。截至目前,申请加入湘阴面馆商会的会员单位已达111个,新开店30余家,500余人通过湘阴面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世纪新开,湘阴面馆,美誉流传。看白玉团团,揉成紫线;高汤滚滚,煨出龙涎。窑碗生津,花窗演义,化入柔肠寸寸鲜……”蔡世平的《湘阴面馆赋》道出了湘阴面的“前世今生”,也将见证着湘阴面馆走出湘阴、走向全国。
岳阳要闻
- 岳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李挚到湘阴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为基层党支部讲党课
-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岳阳拥抱世界
- 民建商贤聚巴陵⑦|这座棉纺名城有了新身份!
综合新闻
- 近期两次试飞圆满成功 岳阳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 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在岳阳举办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 周末岳阳市仍有阵性降雨 6月30日后转晴热高温
- “江湖不远 岳阳很近”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